化疗方案的规范 原发灶不明的腺癌(Adenocarcinoma-Unknown Primary) ① EP DDP 60 100mg/m2 IV d1 VP16 80 100mg/m2 IV d1~3 ② PVB DDP 20 mg/m2 IV d1~5 VP16 80~100mg/m2 IV d1~5 BLM 30IU IV d1, 8, 15 ③TP DDP 60~100mg/m2 IV d1 Taxol 135~175mg/m2 IV d1 ④FAM 5-FU 600mg/m2 IV d1, 8, 29, 36 ADM 30mg/m2 IV d1, 29 MMC 10mg/m2 IV d1
影响毒副反应的因素 抗癌药物 给药剂量 给药方案 给药途径 病人的既往治疗(既往化疗和放疗) 1、长春花碱类:神经毒性 2、异环磷酰胺和环磷酰胺:出血性膀胱炎 3、蒽环类:心肌病 4、博莱霉素:肺纤维化 5、门冬酰胺酶 :过敏反应 6、顺铂:肾毒性,神经毒性 7、异环磷酰胺: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8、丝裂霉素:溶血性尿毒性综合征 9、紫杉醇:神经毒性,急性高敏反应 易致毒性的化疗药物 肺:博莱酶素,白消安,卡氮芥,甲氨喋呤,丝 裂霉素,环磷酰胺 心脏毒性:阿霉素,柔红霉素,盐酸米托蒽醌, 丝裂霉素 出血性膀胱炎: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神经病变:长春新碱,长春碱,紫杉醇,顺铂, 甲基苄肼 胰脏:L-门冬酰胺酶,链脲酶素 易致毒性的化疗药物 肾脏损害:顺铂,高剂量的甲氨喋呤,丝裂 酶素,链脲酶素 肝损害(包括硬化):甲氨喋呤,6-巯嘌呤,L-门 冬酰胺酶 致癌作用(包括引起白血病):烷化剂,甲基苄肼 ,潜在的所有药物 不育不孕:烷化剂,潜在的所有药物。 过敏反应:L-门冬酰胺酶,博莱霉素,紫杉醇 发热:博莱霉素,阿霉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 过敏反应程度分级 过敏反应分级的定义 各级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处理的方法
过敏反应程度分级 1级:局部反应,荨麻疹直径小于6厘米 2级:荨麻疹累及范围广,但直径小于6厘米;或 严重的局限性荨麻疹直径大于6厘米 3级:严重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寒颤,呕吐,心动过速,躁动不安,血清病 4级:严重低血压,休克,或上述任何症状合并有 低血压和休克(心源性) 1、2级过敏反应为局部过敏反应, 3、4级过敏反应为全身过敏反应 抗癌药物的外渗及处理 抗癌药物按损害程度分为: 腐蚀性药物、刺激性药物、非刺激性药物 各类代表药物 临床表现 防治措施
常用的抗癌药物按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类 ⑴腐蚀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发疱甚至坏死。 ⑵刺激性药物:能引起注射部位或静脉径路疼痛,可有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局部过敏反应等。 ⑶非刺激性药物:外渗后不对组织产生不良反应 腐蚀性 刺激性 Dactinomycin更生霉素 Bleomycin博莱霉素 Daunorubicin柔红霉素 Cisplatin顺铂 Doxorubicin阿霉素 Carboplatin卡铂 Epirubicin表柔比星 Cyclophosphamide环磷酰胺 Mechlorethamine氮芥 Dacarbazine 达卡巴嗪 Mitomycin丝裂霉素 Etoposide 依托泊苷 Vinblastine长春碱 Ifosfamide 异环磷酰胺 Vindesine长春酰胺 5-Fluorouracil5-氟尿嘧啶 Vincristine长春新碱 Paclitaxel紫杉醇 Novelbine诺维本 防治措施 要减少抗癌药物的外渗,关键要加强对使用抗癌药物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使用腐蚀性抗癌药物时,避免外渗的发生重在预防。 防治措施 ⑴选择一条合适的静脉。 ⑵用头皮针建立静脉通路。 ⑶用一次性针筒冲入8~10ml生理盐水,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回血情况,确认静脉回血良好。 ⑷确保静脉通畅后,才可接上稀释好的抗癌药物 ⑸缓慢注射,阻力要小。 ⑹每注射1~2ml应检查有无回血。 外周静脉发生外渗的处理(1) ⑴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 ⑵根据需要原位保留针头。 ⑶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 ⑷使用相应的解毒剂。解毒剂经静滴给药时,量要适当,避免局部区域压力过大。皮下局部注射解毒剂时应先拔去针头 外周静脉发生外渗的处理(2) ⑸抬高肢体或注射部位48小时,病人应注意休息。 ⑹必要时请外科会诊,清除坏死组织或考虑手术治疗。 ⑺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⑻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病人症状及累及范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