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2日,廖新波和顾昕都有“预感”,次日可能是新医改方案诞生之时。 但预感再一次没有实现,廖新波说,真是“望穿秋水”。
3月22日,廖新波和顾昕都有“预感”,次日可能是新医改方案诞生之时。但预感再一次没有实现,廖新波说,真是“望穿秋水”。
备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箭在弦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和北大教授顾昕做客本期时代沙龙,官员与学者交锋新医改。
全民医保 新医改突破口
破解“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控制药价,而是在建立全民医保之后,提高医保报销水平。
时代周报:新医改方案让人望穿秋水,却“千呼万唤难出来”。对于新方案,你有怎样的预期?
廖新波:两会期间报纸说,新方案将近期出台,以日计算。这个消息当然是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大家都指盼新方案能够带来新的气息。
中国目前的医改主要是要解决穷人看病的问题。穷人看病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新的医改方案与《征求意见稿》可能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随即出台的14个配套文件,也许会对如何进行医改有重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有没有新方案看来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很多新方案的规定动作现在已经在实现,比如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的医疗中心或者重点专科工作,已经在进行;省级质量控制中心也在进行;多点执业的工作,有的地方已经抢跑,广东省还在等待卫生部的批复。
顾昕:新医改正式的方案应该和征求意见稿在结构上差不多。这个结构除了前面的指导原则和后面的实施方案,主体部分是所谓的“四梁八柱”。可惜,新医改方案的篇章结构有些散。这么多梁子、这么多柱子,成了迷宫。
在这个迷宫中,我发现三条阳关道:第一个是走向全民医疗保险;第二个是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尤其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第三个是公立医院走向管办分开。此外,还有“三个模糊地带”:第一是公立医疗机构的行政化;二是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以药养医”;三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制度框架。
时代周报:全民医保是新医改方案中最为有影响的一部分。走向全民医保,是否就是最好的出路?
顾昕:新医改方案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其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论述。如果照着新医改方案支出的方向不折不扣地去做,我认为是有希望的。关键在于,能否不折不扣地去操作。
医疗保险有了钱,要花在参保者看病治病上。因此,医疗保险的结余不应该太高。对于医疗保险的节余率,新医改方案有一句新词,即探索合理结余水平。目前,有些地区医保节余很高,城镇职工医保累积节余高达2400多亿元,这不是一大好事。
总体来说,如果依照新医改方案的要求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那么医保的总筹资额每年极有可能高达5300亿元;而2007年所有医院业务收入是5187亿元。如果医保的钱全部花完,参保者看病治病就可以大体上不从口袋里再花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