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实业是谁的?
判断是否构成内幕交易,关键看明日实业是否归属张守斌本人。
据吉林制药前工会副主席张宪国等人提供的举报材料显示,明日实业原系吉林恒和集团的产业,2003年张守斌与恒和集团的代理CEO林路私下签订秘密协议,将明日实业转到张守斌名下。
柴兴国与陈志杰先后担任明日实业的法定代表人。柴兴国是吉林制药的法律顾问,陈志杰则是张守斌私人企业吉林金泉宝山药业的供应部部长。随后,把原来注册在长春的明日实业迁到了吉林金泉宝山药业的所在地梅河口市。
当年的经手人林路成了此案的关键人物。1月27日,《投资者报》记者几经辗转在长春的经济开发区见到身为吉林省威宝恒客隆仓储百货公司董事长的林路,他否认当年曾经手此事,但他承认,“明日实业当然归张守斌控制”。
据他介绍,当年把吉林制药卖给张守斌的是恒和集团的副董事长孔伟。而孔伟2007年在北京跳楼身亡,此事遂死无对证。
吉林制药的销售经理高正强则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明日实业就是张守斌的,这是所有吉林制药的人都知道的事情。明日实业就是一个皮包公司,法人代表是陈志杰,现在还担任吉林制药的采购经理。”
对吉林制药的底细更加了解的吉林省工商银行多位人士,也证实明日实业是张守斌的,正是明日实业的套现,才让张守斌还得起银行的利息。
而据吉林制药的工人向记者反映,今年2月底的时候,很多车间工人看到,张守斌让人烧毁了一大堆材料,其中就是真实的车间生产记录,还有销售记录等,以及陈志杰的资料等。
但对此,吉林制药的董秘罗国建则向记者强调称:“我们都公告过,明日实业不是我们的,一切以公告为准。我们的两次重组都是真实的,公告都是经过证监会审批的,是完全合法的。”吉林制药的公告称:明日实业与大股东金泉宝山以及吉林制药没有任何关联关系,它的大量股票减持也与吉林制药没有关系。
怪事重重
1月上旬,《投资者报》记者来到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县的恒和维康公司,在这个与内蒙古交界的偏远小城里,恒和维康是当地一个规模不小的企业,厂房和办公楼都显得很新。正是这家公司的归属问题,成为业界质疑张守斌侵吞上市公司资产的焦点。
吉林制药员工的举报材料称,吉林省恒和维康原系吉林制药的子公司,2007年7月28日,在没有取得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张守斌与石立更私下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以1400万元的价格将恒和维康转让给了石立更,1400万转让款至今去向未明,并且这次转让并没有发布公告。
吉林制药的一位北京经销商告诉记者:“张守斌曾经在2007年一次给经销商开会时候公开宣布,他已把恒和维康卖了,卖了1200万,并有钱给大家了。”当时张守斌欠了经销商许多回款。
而在吉林制药的2007年年报和2008年半年报上,都出现了关于恒和维康的盈利情况,当时恒和维康作为吉林制药的子公司。2007年底,吉林制药曾发布公告将恒和维康99.9%股权以1200万转让给自然人石立更;一个月后,吉林制药又发布公告解除这项交易。
1月7日,恒和维康现在的法人代表石立更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恒和维康是吉林制药的,我的预付款一直没有交上,但是法人代表一直没有变回去,到月底再变回去。”
2009年3月26日,《投资者报》从知情人处获悉,吉林证监局对恒和维康的调查结果或将很快公布,结果表明“吉林制药是一家管理混乱的公司”,但恒和维康的归属究竟是谁的,仍然模糊。
而恒和维康的一个副总则说:“石总是我们最大的股东,也是公司的老板。其他事情则不清楚,石总不是本地人,是长春人,来洮河投资的。”
白城市药监局的一位主任表示:“恒和维康在我们当地是一家属于中等规模的制药企业,石立更来我们药监局的时候就说这家企业是他自己的,并没有提到过吉林制药。”
除此之外,员工们举报的信息显示,吉林制药众多有价值的药品文号被莫名奇妙的注销,并于注销当日被批准到了张守斌的私人企业。比如,原属吉林制药的“蚁黄通络胶囊”文号在2005年8月1日被注销,当日,这一产品被批准到了大连金泉宝山生物工程制药有限公司,后者正是张守斌的私人企业。而“蚁黄通络胶囊”一年能有70万左右的利润。
“工人们状告张守斌的事情非常多,其中一个就是非法转移药号。经过查实,他确实对一些药号进行了转移。”吉林市市委副秘书长陈淳说。
而吉林制药总经理匡文向《投资者报》表示,他们将来在整合的时候,可能还要转让药号,这是整个集团内部的整合问题。
财务是否涉嫌造假?
在吉林制药的整合问题之外,是公司是否涉嫌财务造假。
吉林制药的年报显示:2004年盈利1300万;2005年亏损12651.27万元;2006年亏损3582万元;而到了2007年,实现净利润1878.89万元,一举扭亏为盈。同时,公司转让了部分土地使用权,取得资产处置收益1227.55万元,给公司带来了部分现金流。
而在吉林制药工作了十几年的区域销售经理齐国峰算了一笔账:吉林制药主要销售品种是参芪片,底价是13.3元,1件240盒是 3120元,一个月全国最多销售200件,也就是60万,一年是720万。假设吉林制药有三个这样的品种,一年销售额也就在2000万左右。销售额不过2000万元,怎么可能有如此高的净利润?
据了解,这几年吉林制药的市场是逐渐萎缩的,也并没有三个如此畅销的药品。以前畅销美国给吉林制药带来丰厚利润的阿司匹林,也在张守斌入主后萎缩到接近于零。
在药厂工作多年的张宪国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根据我们的计算,2004年吉林制药出现经营性亏损500万元,但是年报却显示盈利1500万,这是有问题的。”
除了对历年财务的质疑,吉林制药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关联交易。2005年7月5日,吉林制药以账面净值1084万元的其他应收款购入了吉林金泉宝山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张守斌所有,下称吉林金泉)所持有的吉林金泉宝山集团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金泉医药)99%股权。2006年10月17日,吉林制药公告称金泉医药的该部分股权已于2006年10月16日以15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金地印刷厂。金地印刷厂的法定代表人是张孔书,张孔书同时持有金地印刷厂40%的股权,而张孔书是张守斌的侄子。一年时间,一笔从张守斌处买来再卖给张守斌侄子的交易亏掉吉林制药934万元。
据调查,吉林省工商局没有金地印刷厂的工商资料和备案,而金地印刷厂所在地梅河口市工商局称工商登记资料已经遗失。
2月下旬,《投资者报》记者来到梅河口市,看到金地印刷厂已经改名为金轮印刷厂,张孔书也已经不是总经理了。但看大门的人说,大家都知道,这个厂子是张守斌自己的企业,现在的总经理好像也姓张。金轮印刷厂的业务,就是给金泉宝山提供包装盒之类,很少有对外的业务。
如果以上事情属实,则吉林制药涉嫌利用虚假信息操纵股价、伪造财务数据以及转移资金等问题,而根据记者调查,这些线索最终都指向了张守斌。
张守斌行事颇为低调神秘,从来不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手机号码甚至几天一换,有时候半夜三更突然来到吉林制药办公,天一亮又可能到了别的城市,就连张守斌身边的人都很难寻找到他的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