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两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
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因确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病因联系而获此殊荣。楚尔•豪森教授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肿瘤学界的广泛共识,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是由HPV引起,其中,大部分的病例可以归咎于两种HPV高危亚型,HPV16型和18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张友会教授介绍,当 妇女通过性传播感染HPV病毒以后,病毒DNA会最终整合到宫颈上皮细胞DNA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使细胞恶化。低危的HPV病毒,例如6、11型主要导致尖锐湿疣,而高危的,比如16、18型可能引起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约80%有性行为的女性在一生中随时可能感染HPV病毒。全世界每年有49.3万名女性确诊患有宫颈癌,其中27.3万人死亡,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人乳头瘤病毒的发现,使宫颈癌成为迄今病因最明确的一种癌症,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疫苗则使宫颈癌成为人类可以防治的第一种恶性肿瘤,他的成就,使人类对控制这种致命疾病看到了希望。
楚尔•豪森与中国HPV病毒研究的渊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友会教授介绍,在诺贝尔奖公布之前的9月15日,楚尔•豪森和Lutz Gissmann(豪森的学生)就因为发现了HPV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而获得了第20届美国 Alpert Foundation奖。豪森本人与中国有着非常深的交往,曾经多次到访中国,对于中国宫颈癌组织中HPV病毒的基因型研究提供了指导和支持。Gissmann曾与我国肿瘤学家合作,共同研制宫颈癌防治疫苗。
据张教授介绍,楚尔•豪森早在1985年受中国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的邀请,对我国进行首次访问,双方就研究HPV与宫颈癌的联系初步建立了合作意向,并很快获得了他们无偿提供的HPV探针和实验技术方法。 1986年,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病毒学室林毓纯教授课题组开始进行中国HPV基因型的鉴定及各种基因型在中国妇女宫颈疾患中的感染情况研究。研究期间,林毓纯教授曾在楚尔•豪森资助下于其领导的实验室工作,得到他本人和他的同事的指导和支持,使研究工作得以迅速进展。不幸的是,92年初,林毓纯教授身患肺癌。92年豪森在中国开会期间,曾去医院看望林毓纯教授,并且表示一定帮助把中国的HPV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在林毓纯教授患重病期间及1993年病故后至今,林毓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李洁、刘宝印主动承担了课题负责人未完成的绝大部分工作。94年,受豪森资助邀请李洁就带着中国的研究结果到其所在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进行HPV基因型的鉴别,当时豪森本人每周都会过问实验的结果,最终确定了中国宫颈癌组织HPV基因型,除了最初证实的16和18型以外,还有一种是林毓纯在中国最早发现但未定型的HPV 属HPV58型,并且根据鉴定结果,绘制出了中国宫颈癌患者感染HPV基因型的地理分布情况。
与豪森本人接触过的人都说他非常的平易近人,曾经在德国癌症中心做过研究的李洁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整个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氛围非常好,豪森和每个同事的关系都非常的融洽,李洁94年仅在德国豪森实验室做了三个月的研究,但是回国以后,逢圣诞节时常会收到豪森亲手写的贺卡,感到非常的温馨。
中国HPV58型的发现以及HPV的流行情况研究
众所周知,宫颈癌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高居第一位。 因此宫颈癌的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上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宫颈癌病毒病因成为 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占主要地位,初步调查显示,HPV16、18型与宫颈癌关系密切。但是我国宫颈癌HPV感染的流行病学基本尚不清楚。
因此为了摸清我国宫颈癌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我国宫颈癌病毒病因研究及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林毓纯教授主导的,医科院肿瘤医院李洁和刘宝印参与的,在国家“七五”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用了八年时间,与我国14省、市、自治区的21家医疗科研单位协作,开展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宫颈癌组织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李洁介绍,在1986年对江西省宫颈癌标本进行HPV感染检测时,发现一些宫颈癌组织标本中HPV酶解DNA片段的图谱与当时已知的HPV型别均不相同,随后楚尔•豪森资助邀请林毓纯教授以客座教授赴位于海德堡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证实这种基因型的HPV病毒的DNA序列与已知的HPV序列均不相同.最终鉴定为HPV58型。1994年,这一发现得到了国际公认的HPV研究权威,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主席楚尔•豪森的确认,确认林毓纯教授是第一个对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这一新型病毒进行部分分析者。于此同时,研究发现HPV58型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宫颈癌组织中,在我国宫颈癌组织的感染率中仅次于HPV16型,而远高于HPV18型。
同时,在对我国14省市自治区的宫颈癌组织DNA中各型HPV检出情况来看,在HPV感染型别构成中北方的以16型为主,而南方的58型明显高于北方,这与当时国际上的检出结果不完全相同。除新疆维吾尔族与欧美以HPV16型和18型感染为主特点相同外,我国宫颈癌组织HPV感染以HPV16型和58、33型感染为主,而18型少见。
这项研究首次阐述了HPV各型在我国宫颈癌组织中的感染率,型别构成,地理分布等基本流行情况。首次提出了我国妇女宫颈癌HPV感染的主要型别不同于国际上的特点。发现并克隆了一个与我国宫颈癌密切相关的新型人乳头瘤病毒,HPV58型,并得到国际公认,并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中国宫颈癌的预防以及HPV感染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促进了我国各省市对宫颈癌HPV感染的病因学、基因诊断、致癌机制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和防治。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方案
由于宫颈癌是现有的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被明确有致病因素的肿瘤,而它对于女性朋友的健康又存在严重的威胁,所以宫颈癌的早期预防和筛查显得非常必要。
医科院肿瘤医院的章文华教授指出,早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坚持在我国的宫颈癌高发地山西襄垣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当时的筛查发现,HPV的感染率和宫颈癌发生率的关系是1000/1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