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的保健酒大多是以普通白酒作为基本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将具有保健作用的药材添加到其中,以达到保健作用的。保健酒因其度数较低,兼具营养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保健酒市场总额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去年我国保健酒行业销售额已达到50亿元。
有关专家预测,在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保健酒将会有更好的发展。纵观市场,除了五粮液、茅台等著名酒类生产企业加盟保健酒生产外,一些实力雄厚的中药厂也利用其在保健产业方面的优势,纷纷涉足保健酒行业。同时,保健酒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化趋势:东北产的保健酒多采用人参、鹿茸,西部产的多采用藏红花、雪莲,南部产的多采用首乌、巴戟天。
保健酒行业存在“软肋”
那么,目前保健酒行业是否做好了大发展的准备?
专家告诉笔者,尽管近年来保健酒市场方兴未艾,但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白酒的市场容量是5000亿元,保健酒的50亿元市场容量只是白酒市场容量的1%。而在国际上,保健酒、养生酒、营养酒的消费量占酒类(含白酒、葡萄酒、果酒等)消费总量的12%。可见,我国的保健酒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差距甚远。
原因何在?
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市场基础薄弱
无论是白酒、啤酒还是葡萄酒,都有坚实的市场基础,很多著名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并已形成了几大阵营,但是保健酒在酒行业中份额还太小,尚未形成规模,名牌的基础比较薄弱。
——保健功能模糊
由于生产企业的短期行为,产生了一些粗制滥造的现象,市场难免鱼龙混杂。而在粗制滥造的同时,很多保健酒却在广告宣传方面“拉大嗓门”,大唱“万能保健歌”。不少企业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销路,把保健酒的保健功能定位很广,似乎能够“包治百病”。过多过滥的宣传,让消费者对保健酒的保健功能产生了怀疑。
——消费人群集中
据了解,国内有保健酒厂家几百家,生产的保健酒产品有几百个品种,并且基本都定位于中老年消费群,尤其是老年消费人群。由于消费人群过于集中在老年人群,因此使保健酒的市场处于狭窄状态,市场上缺乏适合中青年人群消费的保健酒。因此,对于中青年尤其是白领阶层来说,市场亟待推出更多“不伤人”的保健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