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想先向大家讲述几个小故事:
杨是个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女孩,她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今年,她高中毕业,前不久,她被一所美国名校录取,获得该校全额奖学金。我认识她是在她念初三那年的一场英语演讲比赛上,她给我的印象是:认真、执著、刻苦。后来,我知道了杨是在一所重点初中念书,成绩优异,英语尤为突出。杨之前读的是很普通的幼儿园和小学,她的家庭条件决定了她的父母无法为她提供优越的教育条件。杨在高三时决心报考美国的大学,为此,她放弃了国内的高考,全力为报考美国大学作准备,甚至,她只身前往美国,参加了大学招生面试。
李是个18岁的男孩,家境优越,一切正常和顺利的话,李今年应该赴美国念大学。李初中毕业时,他的父母为他选择了国内某所重点高中的国际班,并为他在校外报了英语培训班,还请了英语私教,父母一切的努力就是希望儿子学好英语,能够适应国外大学的学习。遗憾的是,李今年不能按原定计划赴美念书,他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仍停留在初中水平,他很迷茫,没有自信,他的父母也感到矛盾和困惑。
刘和张都是在国内普通高中念高三的男生,成绩中等,他们的父母都在犹豫是否把他们送到国外念大学,他们都来自富裕的家庭,父母有能力承担他们出国念书的费用,但这两个男孩态度一致地表示要留在国内参加高考,读国内的大学,在大学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再考虑出国读书的事情。他们的父母也都支持了孩子的决定。
作为老师,我非常欣赏、喜欢杨这种类型的孩子,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会整合和调动能为他们利用的教育资源,他们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快乐的。李是一个典型的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的父母尽可能地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他的父母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如果孩子缺少学习的动力,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刘和张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典型,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能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内在的学习诉求正在萌芽。
听了以上几个故事,大家也许能够建立几个方面的印象:
高考的选择,不是哪里的大学好,就可以去哪里,不管你有多少钱,孩子的基本条件摆在那里,不是孩子聪明不聪明,而是十几年教育的结果。
学习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自身的动因远远超过环境的重要性。
客观评价孩子当前的情况,尊重孩子的意见,最终的选择是属于孩子的,只要他对未来的人生道路负责了,不管现在选择了什么,未来都是光明的。
从高中到大学的转折,是广阔人生的一个阶段,不是全部,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承受着考验,允许并鼓励他们自省,使这样的一次转变成为他们成长的一个机会,帮助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
文化碰撞要么产生火花
要么两败俱伤
当出国留学成为流行时尚,风险也便随之而来:一方面,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去国外念书,尤其是当家长抱着逃避的心态时。事实上,去国外学习的压力不会比国内的小,因为在国内,孩子是用母语学习,和同学、老师的沟通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而在国外,孩子需要面对的除了学习本身的压力外,还有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生活方式差异等新的压力。家长和孩子是否真的作好了准备?另一方面,不是去国外念书就是接受好的教育。教育和文化相关,在孩子还没有建立对本民族、本国文化的基本认知和情感时,父母把他们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很可能使这些孩子成为“飘浮”的一代,既融入不了所在国的主流文化,又没有本国的文化根基,无论到哪里,都产生不了归属感,这对孩子和对国家、民族都是一种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