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中国的大学虽然科研不如世界一流大学,但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流的;现在的年轻人时代感和责任感不如西南联大时期,需加以引导……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及妻子翁帆
5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及妻子翁帆出现在东莞理工学院,为该校新建的一座“杨振宁铜像”揭幕。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的采访时,杨振宁提出,从培养人才和对社会的贡献角度说,中国的大学绝对是一流的。
中国的大学对社会贡献一流 虽然科研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很大
羊城晚报:有些地方如广东,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称。
在未来规划中,到2020年,广东要重点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您怎么看?
杨振宁:国内许多人批评大学教育,这些批评虽有道理,但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大学的作用,世界公认的有三方面:一是培养学生,二是贡献社会,三是科学研究。
从第一点和第二点看,中国大学是非常成功的。我在西南联大念书时只有1500个学生,当时全国大学生数目还不到两万人。这两万人,后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对国家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还比如原子弹爆炸成功,需要千万人的努力,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招收了大量这方面的大学生、研究生。这些人没有在最前沿的研究中做出第一流的成果,但是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这些人,没有培养这些人的大学,今天就不可能是这个样子。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绝对是第一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