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生命希望
球囊扩张,可以把狭窄堵塞的血管机械性打通,但对动脉粥样硬化本身没有治疗作用,经过半年左右或更长时间,动脉狭窄阻塞又会发生,因为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能用一个“支架”把扩张后容易塌陷、再狭窄的血管“撑”起来,就可保持血管的持续畅通。这个“支架”应该有一定的弹性韧性、X线下可视性以及能可靠地释放到血管腔内。1964年,美国医生Dotter和Judkins提出了在血管成形术后,用支架支撑血管壁的设想。1969年,Dotter首先报道了周围动脉植入支架的经验,用于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动脉狭窄、动脉瘤等)。1986年,由Sigwart植入了第一个(wallstent支架)用于人类冠状动脉的支架。
支架不断发展,种类繁多,有自膨胀支架、球囊扩张支架和热记忆支架等。有用不锈纲丝编成,或用钽金属丝编成,有的用镍钛合金制成,有的用不锈钢空心管刻成。
裸露的金属支架,会刺激血管壁、血管内膜,使血管内膜、平滑肌增生,一段时间以后会形成支架内阻塞。科学家又设想在裸支架外面做药物涂层以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所用的药物包括雷帕霉素、紫杉醇、磷脂酰胆碱、肝素、一氧化氮,以及细胞、金属、多聚体、静脉包被的支架等。2001年,带有抗凝药物肝素的支架问世,2002年世界上第一个药物涂层支架(雷帕霉素)诞生。2003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药物涂层支架”在巴西应用。现在临床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较多。
“支架”还在继续向前发展,“可降解吸收的支架”已经试用于临床。
心脏介入治疗具有痛苦和风险相对较小、患者容易接受等优势。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甚至大多数稳定型心绞痛都可用以治疗。最关键的是医生应该严格掌握应用指征。
回望来路,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先生感慨道:“心脏介入治疗经历了螺旋式渐进发展之路,很多科学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心血,为千百万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