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不断有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日前,又有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一女生从宿舍楼坠亡的消息被曝出。专家认为,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压力导致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引发大量心理危机。对此,南开大学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情绪管理”。然而,这一“心理瑜伽”能否成为医治大学生“心病”的良药?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不良情绪亟待引导
大学里,多少莘莘学子在刻苦攻读时,心理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崩溃!”“郁闷!”走在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考入大学后,学业重新排队,有人因排名靠后感到失落,也有人因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而厌学惧考。网吧成了他们排解郁闷的去处,长时间上网更耽误了学习,由此引发的恶性循环使许多人“挂课”,甚至无法领到毕业证书。退学、休学者也不在少数。
南开大学一位心理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轻则表现为迷茫困惑、焦虑多疑,重则产生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等病态,最终导致伤人、自杀等极端事件。
中国政法大学程春明教授在课堂上被冲进来的一名大四男生砍死。云南民族大学,一在读男硕士屡次追求同班女生遭拒。当女生再次向他摊牌,把自己的博士男友带到他面前时,硕士竟拔刀把博士捅死。南开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既想出国又不想错过保送研究生的机会,焦虑得托福听力考试时一个单词都没听到。保研成功了,精神却崩溃了。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教授认为,青少年情绪更容易因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但同时可塑性也最强,因此大学生的负面不良情绪亟待科学引导。
多种因素交错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袁辛教授说,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和情感因素,有的是多因素综合作用。
她说,我们的教育关注较多的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灵的成长和情商的培育。在竞争压力下,许多人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进行不当比较,丧失了自信心,产生了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陈予老师在工作中发现,学习、就业成为学生心头两座大山。近年来,因就业压力导致自杀或失踪的个案在学生自杀人数中占有一定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