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
“小官儿”走得这么快!
“6月5日早晨6点左右,接到李瑞英的电话,说他情况非常不好,通知同学都赶紧来医院,但大家赶到医院后,‘小官儿’已经走了。 ”
说起罗京的去世,贾际语速缓慢,一度哽咽。
贾际是罗京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79届的同班同学,全班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李瑞英在内一共30个同学,“小官儿”是同学们给罗京起的绰号。
刚入学时,罗京被任命为班里的生活委员,当班主任宣布这一任命时,罗京忽闪着大眼睛,从座位上站起来笑着说:“从上小学开始,我就一直当班干部,都是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什么的小官儿,从来就没有当过班长那样的大官儿。”同学们哄堂大笑,从此“小官儿”也就成了大家对罗京的昵称。
作为生活委员,罗京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取信。每当课间休息,罗京都会去学校的收发室,上楼、下楼的需要步行好几分钟,取来信时再一一分给大家,“你的信,这是你的信”,总是那么的认真负责,从来不指使别人去取。
那时学校对班级的卫生评比抓得很严,作为生活委员,罗京总是在放学后打扫卫生,同学碰到了,就跟他一块儿干,从来没有见他指使过谁去干活。罗京特别爱干净,自己的床铺总是收拾得很整洁,有时看到同宿舍其他同学的床铺杂乱,总是一声不响地帮忙去整理。
“他就是这样,喜欢帮助别人,可是自己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是表现得很坚强,没事儿似的。”也在新闻联播做过主播的卢静说,这也是罗京生病后,同学们很少去医院或家里看他的原因,哪怕身体再弱,他也会硬撑着陪大家说话。“我们看着都很不忍。”
罗京不爱麻烦人,是同学们对他一致的评价。今年大年初五晚上,同学聚会,罗京戴着棒球帽,穿着休闲装乐呵呵地去了,他对同学们说“没有大碍,请大家放心”。一位同学说,今年是“小官儿”的本命年,本命年都兴穿红衣服,自己的母亲虽然90多岁了,但一直能做针线活,她想给“小官儿”织件红毛衣。罗京连忙说谢谢,自己现在化疗,不能穿,等好了再说吧。
聚会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罗京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还表示今年9月份去贵州庆祝入学30年——1979年他们入读北京广播学院,今年整整30年了,一个贵州同学邀请大家去那里品尝他种的红薯。
聚会快结束时,贵州同学握着罗京的手,担心他治病不能去贵州。罗京笑着说,放心吧,一定能去。说着把帽子摘了下来,露出光头,“我把头剃了,早晨起来儿子桐桐见到我说:‘爸,你怎么像个尼姑,你们说,像吗?”引得大家一片笑声。
有同学就跟罗京开玩笑:“你是男人女相有福气,肯定没事儿。”
......
“谁能想得到,‘小官儿’走得这么快啊!”卢静悲伤地说。
不知道
罗京什么时候学会了抽烟
《新闻联播》的主播,表面看起来光鲜,其实,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有一次,正在做直播的罗京,被安排紧急播发一条长达17页半的重要新闻,编导跑步将稿子送到播出间。没有熟悉的过程,必须立即播出。李瑞英躲在桌子下面,往上递一页,罗京播一页,播到第8页时,突然发现第9页找不到了,罗京镇定自若,通过控制语速换取时间。终于,第9页找到,正常播出。从直播间出来,罗京和李瑞英都出了一身的汗。
贾际说,《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一举一动都要经过批准。一次,灯光师见罗京的头发又长又稀,怕灯光把头发打出来影子,很难看。罗京就和台长说想把头发剪短一点。台长说,不能剪,剪完了头发,观众就不认识你了。
《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必须做到“一心多用”,眼睛盯着提示器,嘴里播着新闻,手里移动着稿子,耳朵里听着导播的要求,还不能受到旁边其他人交流的影响。罗京是台里做得最好的主持人之一,换句话说,精力的耗费也最大。
除了高强度的播音外,罗京还承担着重大政治活动和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报道任务。往往是活动刚结束,新闻制作就开始了,罗京守在一旁,随时等待任务。有一次,贾际和罗京通电话时已经是凌晨1点了,罗京还在忙碌。
大学时期,罗京就是体育积极分子,篮球、足球、乒乓球样样精通。即使到了中央电视台,繁忙的工作之余,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他是台里足球队的成员,球场上常常能看到他充满活力的身影。
但长期的生活不规律还是让他吃不消。从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罗京一直当《新闻联播》主播。每天不能确定几点该吃饭,也不能确定几点能睡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罗京学会了抽烟。
“1988年3月份,我出国去了日本,那时罗京从不抽烟,而我1994年回国时,他已经抽烟了。”罗京的同学王顺元说,每次见他总是烟不离手,罗京抽烟的量大概在一天一包的样子,常常劝他还是少抽为好,他总说随便抽抽,累了也能缓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