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 | 减肥 | 瑜伽 | 美容 | 心理
健身 | 整形 | 饮食 | 测评 | 增肥
查找疾病 | 查找症状 | 生活急救
查找医院 | 查找药品 | 健康体检
健康资讯 | 健康文摘
行业动态 | 世间男女
健康论坛 | 博客
有问必答 | 休闲
  99健康网 >> 健康资讯 >> 正文

心理重建需要长效机制

作者: 来源: 时间: 2009-05-14 17:07:05
灾区的重建工作快速推进,许多倒塌的房屋在废墟中重新拔地而起。然而?灾后重建不仅仅是有形建筑的重建?倒塌的心灵大厦的重建恐怕需要花费更多心血 冯翔的自杀让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援助人员感到心痛。 我们在北川的一个心理援助站点就设立在他妻子的学校。他妻子是一

  灾区心理援助需要持续进行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之后,约20%—40%的受灾人群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这些人不需要特别的心理干预,他们的症状会在几天至几周内得到缓解。30%—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干预和事后支持会使其症状得到缓解。而在灾后一年内,20%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他们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

  唐山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在唐山地震发生20周年时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1813人中,有402人患有延迟性应激障碍,占22.1%。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曾表示,中国汶川大地震中受影响的民众中,多达10%的人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

  有关唐山地震的统计显示,灾后20年后,受灾人群中发生的与心理、精神问题有关的数据,比全国其他地区平均要高出3倍。刘正奎告诉记者,“唐山大地震时没有条件进行心理援助,但现在,政府对灾后心理重建已经高度重视,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已经提出要把心理援助工作纳入灾后重建的体系中。”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心理所提出,心理援助工作需要持续20年。“震后5年之内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段,我们的专家在3到5年内不会离开灾区,因为这段时间抑郁症和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人群的比例仍然会达到10%以上,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是重点辅导群体。”

  亟待建立心理援助长效机制

  《中国青年报》曾用“哄地来了,倏地走了”来描述灾区心理援助者的状态,称心理志愿者激情退去的速度快得和他们来时一样。

  灾难发生后的初期,成百上千的心理援助队伍一腔热血来到灾区。但在地震过后半年左右,也就是灾后心理问题逐渐暴露,需要系统、持续的心理援助工作的时候,大部分心理援助者却由于缺乏组织、缺乏长期支持而离开了地震灾区。

  据悉,在地震发生后,心理所就开始酝酿设立能在当地进行长期心理援助的工作站。根据国际上的做法,心理援助站的配备至少7人,包括:1名精神科医生,评估并诊断常见的精神疾病;2名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和个体危机干预;2名心理辅导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2名工作人员,负责站点的行政事务。

  “目前,我们已经建立7个心理援助站,根据各个点受灾情况,每个站的人数从5人到30人不等。”刘正奎告诉记者。每个心理援助站每个月只有1万元的经费,站里人员连吃住都很勉强,志愿者的状况就更是艰难。据了解,心理所本来打算在灾区建立10个心理援助站,但由于资金、人员等限制,最后落成的站点缩减为7个。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朱永新提交了《关于设置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国家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援助应急预案》,将其纳入国家的应急预案法律系统,从法律上保证灾后心理援助的有序和高效运行,并由国家统一部署设置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中心。

  “中国不仅需要发挥心理救援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措施中的作用,更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灾后心理救援长效机制。”刘正奎认为。 

 点击选择表情标示你此时的心情
高兴
0
愤怒
0
无聊
0
搞笑
0
冷汗
0
惊讶
0
难过
0
垂涎
0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我要说两句 ]  
 
相关最新文章
健康新闻
缓解春困有妙招
哪种菜防头发早白
6种零食让女性一夜爆肥
剩菜怎么处理不丢营养不伤身
春天养生必做的7件事
淘米水有很多妙用
易康云-中汇福“肥胖三高”健康管
哪种脸型的男人智商更高
肺部保湿是养生关键
饭后别做7件短命事
优劣草莓巧鉴别
这样吃鱼让你更聪明
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易康云2016春节贺岁
筋长一寸 寿长十年
----------------------------------已有0位网友进行评论------------
用户名: 密 码: 匿名发布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工作邮箱
Copyright@2006-2014 by 易康云(北京)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9健康网 www.99-jk.com All right reserved

公司邮件: wedmaster@99-jk.com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园东路6号高校创意总部4层 邮编:100176
京ICP备12040834号-1

TAG: 99健康网 | 加盟连锁 | 99健康管理网 | 健康管理加盟连锁 | 远程医疗会诊 | 加盟连锁 | 汽车用品商城
网络110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