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确诊该病例为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当晚10点多,确诊的消息由卫生部对外公布。
成都成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防控的第一线。卫生部派了专家组前往成都,对包某某进行治疗。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在成都引发恐慌。记者走访成都几家药店发现,板蓝根等药品虽有增加,但并不明显。
受影响的并非只有成都,这一病例搅动了全国。
在传染病专家看来,最为迫切的是找到可能的传染源,隔离这些传染源,切断传染链条。卫生部也第一时间通知各省市,紧急寻找与该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旅客。包某某先后同乘两架航班的密切接触者383人,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48小时后全部被找到。
一名被隔离者在日志中写道:疾控中心、派出所、居委会等等单位,一个一个来电话,打没了一块电池,所说的都一样:“呆在家里,哪里也不要去。”
一场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战争已经开始。与对抗SARS不同的是,这一次政府的应对迅速而透明。
全面备战
“从危险性来讲,四川的确诊病例与香港的确诊病例相比,前者将病毒传播给同行人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说。
5月11日中午,四川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卫生部要求立即追查曾乘坐上述航班的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并实施医学观察。根据通报,目的地为广东的人员有7人。而几乎同时,7人中已有4人追踪到位,经核查均未进入广东,另外3人为美籍人士。
当天下午,广东卫生、外事、公安等部门再一次联合出动,像寻找香港病例接触者一样“紧急寻人”。
“11日晚上的时候,就全找到了。”何剑峰说,“群防群控”是SARS以后的一大经验,这并不是要求各方配合卫生部门,相反是各部门本身的职责。
“目前来看,我们整个的战术还是对的。”钟南山认为,采取早期发现、早期围堵的办法没有错误,但早期发现发病不能以体温作为唯一标志。“如果再遇到疫情,不仅是测体温。对一些特定地区来的旅客,还要测上呼吸道有无炎症,因为现在有一些出现炎症的情况早于体温的升高。”
目前,现在各口岸都是用体温测试法来发现可疑病例,钟南山和航空医学研究所共同研制一项仪器,通过红外检测上呼吸道的部分炎症,力图在感染者出现发烧之前可发现可疑病例。。
“当前,我省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在关键时期。”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说,应对目前的局势,一方面要打好“阻击战”,积极防控,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歼灭战”的准备。
在何剑峰看来,检验、监测、救治的应急体系已经完全建立,“随着疫情的发展,在大流行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可以确保迅速做出有相应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