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到,所谓莱克多巴胺出口纯属谎言,因为我国根本不允许生产、使用、销售。
广东省食品与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处汪科长介绍,这属于贸易壁垒的问题,国内既然都不允许使用,当然更不允许生产和出口,所以厂家生产、销售、进出口都是违法的。
而曾经在公司合成过莱克多巴胺的阿华也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这个东西不能生产,所以根本不存在进出口的问题。那些声称可以出口的消息都是忽悠人的,目标主要是吸引国内客户。
南方农村报记者发现,不少厂家声称莱克多巴胺的出口海关编码为2922.1100。不过,在海关编码目录里,这个编码属于单乙醇胺。有化学专业人士认为,在化学分类上,莱克多巴胺属于单乙醇类,它虽然无法生产,但从理理论上讲是可以出口的。
南方农村报记者就此向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咨询,对方未作解答,称归药监部门管。
不过,南方农村报记者找到了一则因生产莱克多巴胺而被罚的新闻。据《天天商报》报道,2007年7月-9月,浙江绍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现嵊州市三界镇一家化工助剂生产企业生产违禁药品莱克多巴胺,经查,该企业是为深圳一出口贸易公司生产,而该外贸公司已把2365多公斤莱克多巴胺出口海外。此案最终结果,该化工企业负责人张某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5万元,追缴违法所得2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