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家”要学会看门道
既然看“专家”大家都挤成一团,而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并不懂得如何选择“专家”,李院长说,其实每位坐诊的医生,都有相对应的研究方向。 比如说,呼吸科的主任,有的研究肿瘤,有的研究慢性炎症,有的则是研究哮喘等等,现在医院都会在“专家门诊”一栏当中,介绍专家的特长或擅长,患者在选择专家前,最好先看普通门诊,将自己的病情了解大概后,可以听普通门诊医生介绍看哪个科或哪个主任。
如果自己选择时,可以根据普通门诊的情况,再仔细对照“专家”表。这样就不至于跑错科室或找错主任,也避免一开始都挤在专家门诊,导致最后看病麻烦的局面。
“专家”技术要带到基层医院
既然“专家门诊”让患者一头雾水,而且还出现一号难求,怎么样才能保证大家在不用看“专家门诊”就可以在社区享受到更专业的服务呢?
李院长说,让大医院的医生到基层去,主要考虑把大医院的更规范的医疗技术带到基层医院。像“专家”到社区医院坐诊,把技术水平带到社区医院,让社区医院真正成长起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坐诊专家也应该竞争上岗
在此次专家门诊问卷调查中,“你对坐诊专家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是否满意”中,19.3%的人表示满意,68.42%的人表示基本满意,而有12.28%的人则表示不满意。
李院长认为,专家门诊不能太滥了,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水准内。不能随便设专家门诊,不能千篇一律地说当个副教授、副主任就能去看专家门诊,要让专家之间互相有竞争,流动起来,这样专家的质量才能保证并且提高。
李院长说:“像我所在的医院,专家门诊有严格的限制,比如今天有3000例门诊,我们就把问卷发出去,征求患者对医院专家的意见,如果是这一次问卷调查患者对某某专家不满意,下一次又是对某某专家不满意,那么这个专家可能就真的不该看专家门诊了。”
民营医院应加强特色专科建设
公立医院的专家门诊门庭若市,相对而言,小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专家门诊”门可罗雀,除了患者对医院和专家形象的固有认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立医院的技术要比这些医院强得多。
福州台江医院副院长任万美表示,民营医院作为传统医疗机构的补充和延伸,其实完全可以分流一部门普通门诊病人。但如何才能让老百姓自动去选择普通门诊,这就要求民营医院必须加强特色专科建设,让这些强有力的科室真正帮患者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