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快3·15健康调查——问诊专家门诊”问卷调查截至3月6日下午5时,包括热线87809110、短信13489147354和东快社区网sq.dnkb.com.cn反馈回来调查问卷共有228份。 问卷反映出的问题从一定的角度可以说明患者对专家门诊存在误解,且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专家。
针对读者的这些疑问和大家关注的焦点,3月14日,我们请到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整形美容外科医院院长李世荣,揭开“专家门诊”的疑团。
嘉宾介绍:李世荣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分会会长,现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整形美容外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超九成选择专家门诊只是习惯
在受访读者当中,男性104人,占45.61%,女性124人,占54.39%。所有受访者当中,有220人表示会选择看专家门诊,占96.49%。“选择专家门诊的原因是什么”中,有52.63%的读者表示只是看病习惯的问题,只有5.62%的人表示可以解决疑难杂症。“和专家交流的时间有多长”中,选择5分钟以内的达到68.42%,5-10分钟的为12.28%,10-20分钟的为17.54%,而能和专家交流达到20分钟以上的仅为1.75%。
↓卫生厅没有定义“专家”标准
记者从福建省卫生厅医政处了解到,目前法律法规对专家并没有具体的定义,医院一般都把副主任职称以上的医师列入医院的专家门诊,这似乎是约定俗成的。而在“东快3·15健康调查”中,参与问卷调查的200多位读者都不知道专家的标准是什么。只有4个人表示知道,而224个人均表示不知道专家的标准,占到98.25%。
↓医院为什么要开设“专家门诊”?
既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都不知道“专家”的定义,那么全国大大小小医院出现的“专家门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整形美容外科医院院长李世荣教授说,坐诊的专家,首先肯定是对其从事的专业有专长的医生,医院设专家门诊的初衷,是为了能够发挥医生自己的特长,给广大的患者解决实际的疑难杂症。
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不一样,疑难杂症不是一般的医生能够解决、诊断出来的,这就需要一些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家,他们才能达到患者的要求,使患者更放心。
↓有高级职称的人不一定都是专家
李世荣院长说,每个医院的要求和所定的标准不完全一致,比如说国家级的一流医院和普通的小医院都设有专家门诊,专家之间的水平是不完全一样的。有高级职称的医生如果临床水平不是那么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看专家门诊也是徒有其名,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
在新医改方案公布前夕,现在网络上出现很多网友投诉专家门诊的质量问题。李院长表示,坐诊专家如果达不到帮病患解决疑难问题,或达不到同行间的专家级水平,其实这样的专家名不副实,也就不能称其为专家了。
但目前在我国很多医院,医生只要达到副高以上职称就能看专家门诊,这就难免会出现专家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专家门诊”设立之后,很多患者慕名而来。但对于患者来说,不是因为只要找了专家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而记者目前了解到,在我省某省属医院的专家预约号甚至排到了今年6月份,谁的病能这么久等着看专家呢?大家其实不能一味地迷信专家,像一些普通的疾病,普通门诊医生就可以解决,大可不必浪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专家“号”难求不都是坏事
由于大多数患者都会先选择“专家门诊”,因此专家号一号难求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些医院的专家号,有专业的“号贩子”在操作,从中获利。
李院长表示,很多医院的专家号确实存在“号贩子”。这可以说明,这个专家太出名了,病人对他很信任,都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哪怕只是表个态,给个建议。
如果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专家出现,让老百姓觉得挂你这个专家的号、看一次病都很难,那么这样的专家多了,医德各方面也都好了,医疗的大环境也就好了,老百姓、患者也会高兴。更多更好的专家出现,也许能够解决专家排号难的问题。
↓患者挤爆专家门诊质量难保证
在上周的问卷调查里,“和专家交流的时间有多长”的答案中,选择5分钟以内的达到68.42%,5-10分钟的为12.28%,10-20分钟的为17.54%,而能和专家交流达到20分钟以上的仅为1.75%。
李世荣院长认为,这种情况在门诊是很普遍的,主要是患者觉得在社区医院或基层医院甚至大医院的普通门诊技术水平不行,最好能一步到位,因此就想尽办法来挂专家号,结果专家给他/她看时,却发现只是普通的一个小感冒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太多病人使专家把问诊的时间压缩,这样的诊疗质量当然不能得到更多地保障。李院长也表示,他反对一个“专家”在一个上午的三个小时之内,能够看几十号甚至上百号病人,这样的门诊质量还能够有保证吗?一个病人看两三分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专家”看小病浪费了公共资源
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刘光华主任医师表示,在他的门诊中,经常出现排长队看感冒的。
“本来医院安排专家只是为了解决一般门诊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患者分不清哪些情况需要看专家门诊,哪些情况不需要看专家门诊。”刘主任说,从患者的角度来说,看个感冒排一个上午的队,值得吗?这需要大家去反思的。而从坐诊主任的角度出发,珍贵的坐诊时间不是解决疑难问题,而只是看普通感冒,不仅心里失衡,这些患者也占用了公共资源,使得应该看“专家门诊”的患者得不及时就诊。
↓基层医院技术难让患者信服
卫生部提倡小病到社区医院看,如果知道是感冒,而且情况不重,当然可以在社区门诊解决。但事情往往没想的那么简单。
林女士告诉记者,她之所以每次都必须去医院挂专家号,是因为她对基层医院的技术抱怀疑态度。她说,以前一直都到大医院看专家号,现在不都提倡小病在社区医院先看吗?上周她小孩喝奶呛到了,呼吸音粗,像哮喘,然而社区医院却说没事,过了一天,症状还没消除,小孩也一直哭闹,抱到大医院看专家,才知道是患了急性喉炎,你说社区医院的技术能相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