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药交所基本药物及医疗器械上线交易,在重庆药交所的发展史上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1年12月29日,市长黄奇帆为基本药物及医疗器械电子挂牌交易鸣锣开市,并对药交所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年以来,药交所的价格发现和定价功能、反腐败功能、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结算功能以及推动重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的医药生产基地五种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显现。
此次基本药物、医疗器械实现电子挂牌交易均属全国首创,对保障基本医疗用药安全、撬动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建立公益导向新机制,规范医疗器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至此,重庆药交所电子挂牌交易范围对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和医疗器械初步实现全覆盖。三种交易,一个平台,统一模式,全程监管,标志着重庆药品交易所作为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第三方医药全流程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实施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工作是重庆市今年医改的一项收官之作。”前不久,在市政府召开的重庆市基本药物采购工作会上,副市长吴刚介绍,此次基本药物、医疗器械上线药交所将成为重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全面推手。
【 破解医改困局 】
重庆探索医药流通新机制
2009年4月,《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医改新方案》)出台,确定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也拉开了新医改的序幕。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其中“多级代理,层层加价”的传统医药流通秩序是造成药价高、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设“健康重庆”的重要环节,如何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实现医药流通秩序的规范性发展,重庆一直在摸索。
2009年9月,在全市医改工作会上,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了建立药品交易所的构想。希望搭建一个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第三方医药全流程电子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在充分体现医药卫生事业公益性的情况下,运用市场杠杆,探索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最终促进科学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
随后,全国部分省市医改座谈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时任副市长谢小军向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进行了汇报,药品交易所的创新型构想得到李克强的肯定。同年11月,黄奇帆主持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由重庆市卫生局牵头,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政府研究室、市药监局等市级部门成立专门的班子,深入研究和推动药品交易所的筹建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建,2010年3月,药品交易所挂牌成立,一场以信息化设备和创新型理念为支撑的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2010年6月,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把“办好药品交易所,抑制药价虚高”作为民生工作之一写入全委会决定。这意味着药品交易所的诞生,将成为新医改推动民生进程多米诺效应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年9月,市政府专门组建了药品交易监管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由卫生、药监、物价、发改委、财政、商委、工商、纪检监察等13个市级政府部门共同履行对药交所相关制度的审议发布及监督管理等职能,保障了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公正性与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及公信力。“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公平公开、阳光透明”成为药交所的关键词。
“药交所要发挥巨大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它不仅要承担市内的交易,还要吸纳全国的药品交易。”2010年12月29日,黄奇帆在重庆药交所首批循环类药品正式上线交易启动仪式上规划出药交所平衡药品价格、规范医药流通秩序、遏制医药交易腐败、结算中心与招商引资五大功能。
自此,药厂卖什么药、医院买什么药、价格多少,所有信息都可以登录药交所网站查询。普通市民想要知道自己买下的药品价格是否合理,上网一查便知。流通平台的公开透明将医药价格纳入全民监督范畴,重庆新医改迈出关键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