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感染者青壮年居多
若防控不力老幼将易染
记者:北京市首次出现输入性二代病例将会使疫情向什么方向发展?
贺雄:这次发现的二代病例来源很清楚,而且在她发病前两天疾控部门就已将其送入指定地点进行医学观察,因此再无密切接触者,从这一点来说,该二代病例进一步往下传的可能性不大。
从病例的代次来说,它属于二代病例,它能够被确诊,恰恰说明它还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因此目前来说,还没有必要对此产生恐慌。
我们分析一下这次流感的特性,在流行初期,以社交活动比较活跃的青壮年被感染者居多,但是一旦疫情得不到控制在社区蔓延开来,像老人、儿童这类比较脆弱的人群就容易被感染,而流感容易加重一些慢性病病情,并有可能加速死亡。正因此,我们北京疾控系统的防控目标是在构建一道道防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尽量延缓甲型流感在社区内的大面积传播。
“我们担心公众疲惫麻木”
市民须与卫生部门配合防控
记者:我们老百姓经常能在各种公共场所或是通过媒体看到不少关于甲型流感的防治知识,这些流感防控信息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何?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健康教育策略要如何进行调整?
贺雄:这次甲流防控,刚开始我们主要通过张贴海报和散发折页信息为主,宣传洗手、通风等流感防治常识,但是疫情发展到现在,公众可能也处于疲惫期,我们担心大家对信息的接受会比较麻木,甚至不排除出现恶搞倾向。因此我们需要定期到不同的受众人群中去搜集反馈信息,再不断修正我们的健康教育策略。比如说现在这个阶段,就不能老像初期所宣传的那样强调“远离流感”,而是要更多地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
另外,一定要让公众了解我们的卫生疾控团队在为大家做些什么,并且使他们分享我们的目标——构建防线以争取时间来阻止疫情的快速传播。防控流感不能光靠卫生部门或是一张覆盖全市的监控网络去独立完成,它必须要靠广大公众的积极配合,这样我们才能更主动地争取时间。
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最科学
市民要勤洗手减少接触机会
记者: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别,您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疫情防控局面将如何变化?您能从专家的角度对公众如何防护自身提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吗?
贺雄:考虑到全球出现病例的地域有增长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将警戒级别提高,也是希望引起大家对疫情的重视。不过,我们更关注的还是借此机会希望中华民族能有一个健康意识的提升,这样哪怕以后再出现类似疫情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
我们对市民的建议就是,首先要养成一种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思维习惯,比如说洗手对避免呼吸系统和消化道疾病有预防作用,那么我们在做不同事情的转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勤洗手。不要以为简单的常识就没什么科学性,其实最简单的道理往往是最科学的。
其次,为了防止流感的蔓延,大家一定要减少接触机会,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家里有一个人病了,不要全家人都去照顾,在护理的时候也要注意起码的防护原则,不能光凭亲情和热情,而要讲科学。我们不希望看到在2003年非典期间举家搬迁到医院的现象再次出现。
最后,一定要有病就医,同时注意防护自己,避免受到别的病原体感染,这同时也是保护别人。我们老说公共卫生,什么是“卫生”,其实就是“护卫生命”,这包括每个人都要有珍视生命的态度,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人,保护全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