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规益,1928年出生,1952年结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1963年调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工作至今。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代理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医称号。为美国外科医师学会、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副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编等。2007年荣获北京市卫生局“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2007年4月3日,北京“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颁奖典礼上,一位79岁高龄的获奖医学家的临场发言赢得了一片热烈掌声,他说:“我想通过自己50余年的从医经历,谈一谈如何成为人民需要的合格医生……”他,就是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我国头颈外科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的发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屠规益。
坚决反对过度治疗
业内都公认屠老是一个功勋卓著的人,开创、发展、壮大起了一个学科,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只不过多了一份执着。从医57年,他一直坚守门诊、病房,那么多的头衔中,他最喜欢人家叫他“屠大夫”。
1963年,屠规益大夫离开了工作10年的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来到刚刚建立5年,我国唯一的肿瘤专科医院。协和10年的耳鼻喉科医师的训练和经历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过去,癌症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年轻的屠规益在工作中发现,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都是中晚期病人,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治疗后生活质量很差。以喉癌为例,当时多采取喉全切除术,这就意味着,病人的生命或许挽救了,但是却丧失了说话的权利,精神饱受打击。屠老回忆起早年的情景,一位年轻的喉癌病人,手术后不能忍受从此“哑巴”的现实,自杀了!这件事情对屠老的影响很大,他意识到,治病并不是医生的唯一职责,如何让病人活得更好才是真正的治病救人。
早期癌症外科治疗中有一个概念:“恶性肿瘤要大面积整块切除。”但屠教授并不这么认为,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坚决反对一律采用致残性手术,坚决反对过度治疗。“喉癌如果做全切,病人就丧失了语言功能,但早期病变作局部切除的话,不仅不影响效果,还能保全病人的语言功能;有些可以先通过放疗控制的,并非一定得采用大范围的致残手术。”
1963年,屠规益完成了国内第一例声门上水平喉部分切除术;在同一时期,又在放疗科医师鼓励下,开展了世界上领先的鼻咽癌放疗失败后复发的解救性手术。面对患者延续生命的期盼,年轻的屠教授不囿于科室传统,积极与放射科医生合作,创造性地开辟了放疗手术综合治疗头颈肿瘤之路—— 比如下咽及颈段食管癌, 术前放疗后手术5年生存率提高了一倍,还可以保存喉器官;器官功能保全性外科治疗,是屠教授在学习国外经验,较早在国内开展的一项成果,它使万千个患者获得了精神上的再生;在晚期上颌窦癌的治疗中,设法在放疗前提下,保留了患者的眼球,而生存率不受影响;在喉癌的治疗中,他成功地建立起各类喉功能保留的手术方法,使5年生存率创纪录地达到80% ;他在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上颈清扫术,按照肿瘤转移规律进行治疗,提前在中国贯彻了择区性手术的概念,使患者免除了大手术之苦。
相声演员李文华就是屠教授的病人,屠教授充分考虑到李文华职业的特殊性,想给他保留说话的功能,无奈李老喉癌放疗后复发,只能做喉全部切除。“一定要让他能说话。”手术后,屠教授马上让李文华开始进行食管发音训练,仅仅一个月,李文华就能说出简单的句子来了。我们都曾经在电视上见过李老爷子说话的样子,声音虽然短促,但很清晰。
屠教授说,一直盼望中国能成立一个“无喉者家园”,给无喉患者一个可以学习、交流的园地。他对科内医师说:“你如果有本事把喉切除,就应该有本事负责的帮患者恢复语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定期举办的无喉食管发音训练班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当年屠教授和科内吕春梅技师请来有关方面的专家,为病人培训,80%以上的全喉切除病人通过训练,重新开口说话了。患者高兴的说,我可以回家叫老婆了。即便如此,屠教授还在训练班上检讨说:“对不起,没有想到早一点办这样的学习班。”
“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1984 年11月11日,是个星期天。刚刚从国外回来的屠大夫又像往常一样来到病房,由于情况特殊,他决定立即为一个甲状腺肿瘤病人做手术。局麻下手术顺利结束了,屠大夫俯下身来对病人说:“对不起,让你受苦了。”这是屠大夫手术后的习惯语,却让这位年轻患者震撼,终身难忘,因为他也是外科医生,以前他对术后疼痛呻吟的病人总是不耐烦,当病人喊疼时,他总呵斥着说:“别叫了,手术哪有不疼的!”没有从心底里对病人发出过屠老这样的安慰。
每逢为喉癌病人做检查,屠规益教授总有一个习惯动作,一只温暖的大手,护在患者气管造瘘口的地方,因为病人带血的痰液随时可能不受控制地喷涌而出。屠教授怕喷到别人身上,怕污染环境,一定会用手直接接住。别人问他:“您不嫌脏吗?”他说:“如果是你的家人,你还嫌脏吗?”
在肿瘤医院,屠教授的好脾气是出了名的,但是在2006年10月,他望着一个13岁的鼻咽癌患者,被一位耳鼻咽喉科医师随心所欲的做了手术,造成上颌骨坏死后,不禁对庸医怒火满腔:“孩子残废了,全毁了。”屠大夫给孩子安排好治疗后,立刻在健康网上发表署名文章,批评这样不负责任的治疗。
综合治疗原则不仅仅是口号
屠教授一直强调综合治疗。他说,20世纪后50年,许多医学家对破坏性极大的超根治术提出异议,到了上世纪60、70年代,肿瘤外科治疗已经开始趋向缩小手术范围,保持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治疗手段也趋向多样化。这就意味着,医生们要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学科之间应该进行互相配合。就拿头颈部肿瘤来说,到底手术治疗还是放射治疗对患者有利,如何进行综合治疗,不应该是哪个部门、哪个人说了算,而是要根据实证,从具体病例资料出发。
屠教授拿出一份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统计的口腔癌5年生存率报告,报告上显示,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31%,单纯手术5年生存率57%;而术前化疗5年生存率则高达62%。
屠教授说,恶性肿瘤综合治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这是肿瘤临床不同于其他疾病治疗的一个特点。可以说,理论上人人同意,但在具体的临床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有点困难。由于目前我国的医院制度,医生在组织上归于一个科室,习惯于应用一个科室的手段来治疗患者。难以学习运用其他科室的治疗手段,无法组织有效的多手段治疗,况且医生熟悉自己的专业手段,对其他治疗手段有一定的偏见。比如说,外科医生看病时,一般只会想到如何用手术来切掉瘤子。
“如果科室以按照肿瘤解剖位置分科的模式,例如脑肿瘤科、妇科肿瘤科、头颈肿瘤科、骨肿瘤科等,然后各个科室根据肿瘤特性,有机地应用所有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的模式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屠教授说。
采访手记
在屠规益教授打开的电脑画面上,是一个还没完成的PPT。屠规益说,这是他为今年9月18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头颈肿瘤大会准备的大会报告。题目是“面对医学人道主义及循证医学要求,头颈肿瘤学走向何处?”屠教授说,当今医学道德的基本要求已经从“不要伤害患者”扩展到“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公平正义”。或许,医生也有抱怨,但是要牢记:无论多繁忙,无论多劳累,病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对于公众,科学普及工作还要加大力度,试想一下,如果大家多了解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屠规益经典语录
1. 为病人着想,是最基本的医德。
2. 对患者有“情”,对诊治有“心”。
3. 对不起,让你受苦了!
4. 让病人获得新生命,也获得新声音”!
5. 我就是个“不听话”的人。(采访者注:有自己主见,不随意听从任何“传说”)
6. 让所有的无喉患者都能重新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