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豆角来自海南的广州食品市场,终究没能幸免。海南“毒豆”在武汉事发后,正在疑惑广州能否逃过一劫,江南市场的送检样品就以2/5的不合格率,拉响了今年第一号食品安全警报。而此前,市农业部门对海南豆角的“日常检测”,则告诉我们“平安无事”。
于是,食品安全中如魔咒般的老问题,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什么“日常检测”总一无所获,“紧急抽查”的结果总“石破天惊”?管理部门的回答,早已让关注食品安全的市民耳熟能详:快速检测敏感度不高、毒素原本不在检测范围内……
有些东西,因为陌生让人生畏;类似的答复,却因为熟悉而让人恐惧。速测的低敏感度,不时让问题食品轻松过关,却因为成本低廉而被当作日常检测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如出现有毒豆角的江南市场,据说平日的检测基本上都是速测,而配置的先进检测仪器,可能是过于贵重了吧,常常隐居在二线。至于“水胺硫磷”之类的“禁用”农药,却和三聚氰胺一样,因为“危害巨大”,反倒长期享受着“免检”待遇。这倒让我想起了某些高档小区的保安,他们的主要成就,是成功拦截没带门卡的业主,至于翻墙而入的盗贼,倒不在业务范围之内了。
在江南市场的样品被检出毒素后,市场管理方贴出了“紧急通知”,大意是说了三条:所有海南豆角都要有产地检验证明、没有证明要上报接受抽检、市场将不定时抽检。发“紧急通知”强调这三条,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以往就从来没有认真查验过产地检验证明,也很少上报和抽检?
就在广州查出有毒豆角、江南市场贴出“紧急通知”的当日,农业部门也下发了一道“紧急通知”,在强调了一番早已有之的禁令和要求后,“举一反三”的字眼也再次跃入我的眼帘。看来,在事发之后,管理部门除了“擦屁股”,还是很在意“从源头抓起”、从制度上找漏洞的。只不知“举一反三”的“三”,到底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三”,还是“三分尘土、七分流水”的“三”。汉文字的无穷魅力和不尽之意背后,我看到的是屡抓不尽的“漏网之鱼”。
毒豆角的成功入市再一次提醒,平日被赖以为有毒食品第一道“防火墙”的常规检测,根本就是形同虚设,要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还待另想高招。但类似武汉针对海南豆角发布的3个月“禁入令”,且不说“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有失公允,3个月后怎么办?更何况,三令五申的一道道“紧急通知”,说明并不是没有管好食品安全的招数,而总是“有招似无招”,只是一次次被写入“紧急通知”的空文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