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小吃节良机,是兰州本地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没有长远布局的滞后观念所致。一次小吃节不仅带动了兰州本地餐饮住宿、旅游、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发展,也带给兰州商家们许多思考。目前兰州市已着手打造和建设大众巷、农民巷两条美食商业街。
平均每天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每天产生垃圾10吨以上,一半以上参展客商出现断货,这些数据都是近日举办的兰州首届四口食品华夏名优小吃节上创下的纪录。遗憾的是在众多全国名小吃商家中,兰州乃至甘肃的地方名小吃却身影寥寥。究其原因是观念落后,信心不足两块“绊脚石”,让众多兰州小吃业者与巨大的商业利润和广告效应失之交臂。
面对商机:
本地业者态度冷漠
“举办小吃节的初衷,是想把全国名小吃引到兰州,在宣传兰州小吃的同时,为大家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前期我们也估计到了全国各地的招商难度,却没料到在兰州本地招商更难。”曾参与过全国40多个城市小吃节的本届小吃节组委会主任李宇杰如是说。据他介绍,从8月份起组委会工作人员便到华南、华北、西南、东北、东南沿海等地的五六百家企业上门招商,为此还专门制作了介绍兰州的VCD光盘,最终招齐了外地客商,但兰州本地许多业者的冷漠态度却令他始料不及。
提起此次首届全国小吃节的前期招商工作,活动主办方省烹饪协会工作人员孙延风也大倒苦水。她说,外地客商不来是对兰州了解不够,但本地小吃不来真让人想不通。
她透露,活动举办前的两个月,省烹饪协会便向兰州餐饮企业发送了邀请函,专门预留了30个本地小吃摊位,但开幕前只有一家报名,最后只得采取只要卫生手续齐全,免收或少收摊位费的办法招商,还是没把空着的摊位“填满”。同样让她意外的是小吃节开幕当天的火爆,让原本空着的摊位在当天下午就被本地业者抢占一空。
进驻业者:
不仅没赔“赚头”很大
对于不愿参加小吃节,兰州本地小吃业者有着自己的想法,许多人认为全国性的小吃节食客多以兰州人为主,来客必定以吃外地风味为主,所以本来就薄利经营的本地小吃很难站稳脚跟,只会赔本赚吆喝。
事实上,最终进驻小吃节的本地小吃不仅没有赔本,“赚头”还很大。本地小吃业者高氏臊子面高师傅起初只抱着宣传的目的来参会,但几天下来生意越来越好。他说:“这里的臊子面价格和店里一样,都是每碗6元,不仅没人嫌贵生意还越来越好,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臭豆腐不是兰州本地小吃,但兰州人吴子鸣却把臭豆腐做成了具有兰州风味的臭豆腐,而且在小吃节上占尽了风头。虽是小吃节开幕当天看到小吃节火爆后中午才匆忙入驻,但据他透露其目前的销售收入比过去摆摊的收入多了5倍。
比起其他本地小吃业者的误打误撞,同样也是小吃节开幕后才开张的兰州金金刀狼烧烤美食城贾怀文却是充满信心的。曾多次参加其他城市美食节的他说:“咱本地人的经营意识就是差,别人都能把海南的椰子运过来卖,可咱当地的生意却少人问津,我是兰州人,知道兰州人好吃所以生意绝对好。小吃节期间每天的营业额在8000元以上,比我店里的生意都好!”同时,贾怀文表示小吃节上的红火生意已经“波及”到了他的美食城,有不少回头客去了他北滨河路的店面。
外地客商:
兰州商家缺乏“主动性”
据了解,参加此次小吃节活动的外地客商,多为常年参与全国各地小吃节的“业内人士”,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大多数人虽是首次来兰州,却对兰州举办的首届小吃节信心十足,许多商家在经营了两三天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货现象,让他们连呼估计不足。
这样大的商机被外地客商抢占,北京八大件点心的余彦奎认为,被动观望的心态让兰州本地小吃输在了起跑线上。他说:“我每年专门在全国各地‘跑’小吃节,兰州的小吃节规模并不比其他城市差,差就差在观念上。在南宁、广州举办的小吃节上,当地大酒店参与性特别强,可在兰州的小吃节上大酒店根本就没有,许多人可能觉得小吃利太薄不愿做,其实小吃利润相当可观。”
“兰州企业很多时候做生意不够主动,在浙江、上海等地举办小吃节,会有许多一次性餐具、面粉等原料供应商主动找上门来,可兰州正好相反,需要我们主动去联系。”来自香港的邵老板谈到对兰州企业的第一印象是“被动”。此次来兰州除了宣传香港酥皮燕窝,邵老板还想了解兰州的饮食发展状况,找到兰州本地好的小吃带去香港开拓市场。他说:“从我几天的观察看,兰州人不仅讲究吃而且好吃,收入虽然不高,但对小吃的花销却不吝啬,说明市场成熟,商机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