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昨天再次表示多美滋和惠氏等进口奶粉的检测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的规定,但是各地食用上述奶粉检出肾结石的婴幼儿数量仍在不断增长,这让“结石宝宝”的病因更显扑朔迷离。家长、医生和奶粉企业,都对权威部门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迫不及待:“既然没有三聚氰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孩子得肾结石?”
“2008年9月19日这一天,改变了我和女儿的命运。”34岁的母亲蒋亚林长叹了一口气,缓缓回顾起自己艰难的维权之路。
那天,她带女儿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做检查,拿到女儿的B超单时,“我的头都晕了,女儿双肾有两三个米粒大小的结石。我还跟医生说,你仔细看看,我女儿喝的是进口多美滋金盾奶粉,你会不会看错了。”医生很明确地告诉她:“我不管你孩子喝的是什么奶粉,我现在就知道从B超显示你的女儿现在有结石,而且是双肾结石。”
就在8天前的9月11日,有关部门宣布三鹿奶粉被查出三聚氰胺,9月16日,质检总局宣布了22家企业69个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的检测结果,而外资品牌暂未检出三聚氰胺。因此,蒋亚林实在不敢相信女儿也被检出结石的残酷事实。
从这一天起,蒋亚林就开始了她的维权之路。她先找到多美滋,被告知产品合格,是喂养问题;于是她开始在QQ群上跟其他家长讨教喂养问题,结果发现更多的孩子也存在相同的情况,于是组建了多美滋奶粉的QQ群,人数最多时近300人。
这个群聚集的情绪与质疑终于在今年春节后引爆了,食用多美滋、雅培、美赞臣、惠氏等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孩子被诊断出肾结石的情况屡见报端。但随着质检部门一再宣称对进口奶粉的检测结果都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的规定,始终没有人能明确给家长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到底这些结石是怎么来的?
如今,蒋亚林已经收集到全国各地172名食用多美滋奶粉又被检出结石的患儿病例。近日,蒋亚林终于看到了国家最高卫生部门的答复:将对结石患儿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在最终结论出来之前,蒋亚林心中仍然有很多困惑,“如果没有三聚氰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多孩子得肾结石?”
蒋亚林心中的困惑,也是目前所有患儿家长最想知道的答案。“我们本周就将向卫生部提交收集到的患儿名单,我期盼着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卫生部日前表示,已组织专家对食用多美滋、惠氏等品牌奶粉的“结石宝宝”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昨天在记者会上表示,卫生部会“非常认真、科学严谨地调查清楚”,“只要我们有了明确的调查结果,我们会及时地向媒体、向社会公布。”
家长们无处寻答案:无三聚氰胺,哪出的问题?
昨天,质检总局发言人李元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知可导致婴幼儿结石的主要原因是三聚氰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最新研究也显示,三聚氰胺正是婴幼儿患结石的“罪魁祸首”,3岁以下婴幼儿摄入含有高剂量三聚氰胺的奶粉,患有结石的几率大概是正常婴幼儿的7倍。这个调查样本来自于2008年9月17日至10月3日期间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筛检的3岁以下婴幼儿,接受调查的589名婴幼儿服用奶粉的时间都在一个月以上,其中有421名婴幼儿曾经服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这些婴幼儿中,共有50名被查出患有肾结石。上述50名患儿中,有8名并未服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丁洁教授说,由于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婴幼儿也可能患有肾结石,但几率较低。目前,这8例结石患儿的病因还没有确切的解释,医院会进行跟踪随访。
调查还发现,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婴幼儿患肾结石的风险。调查结果显示,婴幼儿服用高含量三聚氰胺奶粉后,患有肾结石的几率是19.0%;轻微含量的几率为6.3%,零摄入量的几率为4.8%。研究团队根据医学统计学模型推算,服用含高剂量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的几率,约为正常情况的7倍。
但是,这些说法对172名食用多美滋奶粉又被检出结石的患儿而言,并无意义。
李元平昨天表示,质检总局对2008年9月14日以后生产的奶制品,包括多美滋、惠氏进行了持续跟踪监测,还对9月14日进口的奶制品留样进行了三聚氰胺检测,“所有抽查到的奶制品检验结果都符合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的规定”。这个结论和今年2月17日及26日质检总局通报的关于多美滋和惠氏奶粉在内的所有进口奶粉的检测结论一样。
而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食用多美滋奶粉检出肾结石的宝宝数量仍然不断在增长。蒋亚林昨天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经收集到全国各地172名患儿资料,这些患儿遍布于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最小的60多天,最大的7岁,3岁以下的占90%。
据介绍,很多家长都曾向当地消协反映过,但并未得到明确回复。今年1月23日,蒋亚林、赵连海等4位结石宝宝家长分别向卫生部、国家信访局、中国奶制品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交有关投诉资料。他们向这些部门提出几条意见:相关部门尽快对奶粉中三聚氰胺对人体健康危害进行分析;给每个结石宝宝建立健康档案,并建立结石宝宝基金,用于后续治疗的费用;扩大对儿童肾结石的筛查范围。
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国家最高卫生部门的重视,卫生部已表示将对患儿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近日,卫生部专家还上门调查了蒋亚林女儿的情况,并带着孩子到医院复查。复查结果显示,孩子的结石已经没有了。“孩子戒掉奶粉多喝水,结石就没有了,我更想知道以前的结石是不是奶粉导致的?”但是这个答案可能已经没有人能给她了。
而进口奶粉不含三聚氰胺的调查结果,让一百多个结石宝宝的病因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我们想要一个答案,可是谁能给我们?”
医生们的尴尬:只能治病,无力探求原因
家长们一开始想到的都是问医生,可是,在他们眼里理应知道“为什么”的医生们其实也同样陷于困惑之中。
近来,从早上8点开始,上海某妇婴保健医院儿保科主任的门诊时间就被“答疑解惑”占据了。多美滋“结石门”触发了人们对所有国产和进口奶粉品牌的不信任,那些拥有4岁以下宝宝的父母从一开始的愤怒渐渐转变成了现在的不知所措。
在这家医院里,儿保科主任接待的家长们几乎都带孩子去医院查过结石。2岁的筱禾甚至已经被妈妈带着走了三家医院,幸运的是,筱禾最终被确诊是健康的,只是在她的病历记录上出现的四种奶粉品牌却无一例外地卷入了“结石门”。
筱禾的妈妈自从奶粉问题出现后,更是隔三差五抱着女儿来医院“报到”。因为这家医院离家最近,筱禾妈妈也就有时间经常跑来请教“科学育儿”的问题。最近半个月,每次她都不忘记问一句:“主任,你说到底是什么引起了结石啊?不仅仅是奶粉吧!”
这样的问题,让坐在筱禾妈妈对面的老主任总是露出很无奈的微笑。“每天我要回答上百遍这样的提问,记者问我,家长问我,亲戚朋友茶余饭后也喜欢问问我……”但是,让老主任也很尴尬的是,她没有答案。
现在,无论在上海还是浙江等地,很多选择尴尬并沉默着的医生越来越多,每当病人问起来的时候,他们总是只能让家长们注意科学喂养。一位儿科主任甚至给全科医生开会时明确告诉大家:“不要和家长谈及任何关于奶粉品牌导致结石的原因,我们不是研究人员,我们只能告诉他们怎么给孩子排石,多长时间能够排出……”
一位泌尿科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很无奈地告诉早报记者:“除了指导家长科学喂养、指导有结晶结石孩子的家长们怎么给孩子喝水排石,我们真的无法回答扑面而来的疑问,我们也期待着权威的声音……”
结石诊断标准的困惑:复查时为何神秘“消失”?
除了结石的发病原因,这个患儿家长们心中最大的困惑以外,一些患儿复查中结石蹊跷的“消失”也让家长们感到无法理解。
河南省郑州市的李旭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他的孩子主要吃多美滋和雀巢奶粉,也零星吃过一些其他品牌奶粉。去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他带着孩子到河南省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检查,B超结果显示,孩子双肾分别有3×3毫米、2×2毫米大小的结石。半个月后,在该医院复查时,孩子的结石没有了。这个结果让李旭感觉有些蹊跷。于是,第二天他又找熟人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重新进行检查,这一次的结果仍然是:双肾结石,大小变化不大。
李旭为孩子医治肾结石时得知,河南省卫生厅下发文件,规定在做检查时多切面大于等于4毫米的结石才诊断为结石。他愤然道:“我咨询专家得知,多切面,也就是从3个维度都要看到大于等于4毫米才能诊断为结石,有患儿的病情就因为这个规定被掩盖了!这些患儿是不是就不需要治疗,还会继续喝着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呢?”
李旭提供的一份河南省卫生厅下发给各省辖市卫生局、省直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名电》中写到,为落实卫生部《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重申了关于婴幼儿肾结石的诊断标准:1.B超多切面显示大于4毫米的团状强回声伴或不伴声影,方可诊断为结石。2.已诊断结石、肾盂并肾盏扩张提示梗阻;3.未见结石,仅见肾盂并肾盏扩张,不能诊断为本病,4.严禁将“结晶”误报为“结石”。
但记者查询卫生部上述诊疗方案时发现,诊断标准中并未规定肾结石的大小。而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公众咨询指南(摘要)中,对于小于4毫米的结石有如下表述,“因为受污染的问题奶粉导致的结石较为松散或呈细沙粒样,对结石不是很大(小于4mm)、无尿道梗阻症状的孩子,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回家以后适当多喝一点水,多小便,一般两三天、最长两三周,结石自行排出去的可能性很大,不用进行特殊的治疗。”
让李旭不满的是,“结石不是很大(小于4mm)”变成了“不可诊断为结石”,“家长的知情权谁来保障呢?”
医院登记的猫腻:有多少问题被掩盖?
让医生尴尬的不止是无法回答家长的提问,少数为了获得赔偿而希望医生能够更改病历的家长也让他们头疼不已。“赔偿方案刚出来的时候就有家长来问,我们病历上没说孩子喝的是三鹿,得不到赔偿怎么办,能不能给我们改成三鹿?”一位一线的主治医生告诉早报记者,在搜集结石宝宝病历的时候,往往是家长主诉孩子吃了什么奶粉就按照这个登记病历。
“多美滋等不在22家奶粉企业名单中,不在免费检查和赔偿的范围之内,有医院在登记时,或主动或应家长要求将多美滋、惠氏、雀巢登记为其他奶粉,这又掩盖了多少其他品牌的问题?”蒋亚林告诉记者,当时她带着孩子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检查时,给医生报的是孩子吃的多美滋奶粉,但后来发现,医生当时登记的是伊利奶粉,甚至连孩子的性别也是错的。而据蒋亚林介绍,个别地方让喝多美滋奶粉的家长签三鹿的赔偿协议。而一些家长为了获得免费的检查和治疗,并领取赔偿,也愿意给孩子登记为22家企业奶粉品牌。
李旭也向早报记者介绍,去年9月带孩子排查时在河南省中医院也获得了免费检查,当时登记的什么牌子“记不清了”,此后两次复查时,李旭都登记为雀巢。后来,郑州市结石患儿赔偿小组的人还通知他领赔偿金,李旭拒绝了这个赔偿,“孩子喝的奶粉不在22家企业名单之列,我不要这个赔偿。第一次可能登记错了,可是为什么雀巢、多美滋不在名单中,仍旧给予赔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