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无三聚氰胺”通报,并未让围绕在多美滋头顶的疑云散去。“截止到17日晚,我们了解到的结石宝宝已经达到107人,其中,此前没有病例的广东也出现2例,最小的才60天。”2月18日,“多美滋结石宝宝”家长蒋亚林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继13日上海质监局通报“多美滋奶粉未检出三聚氰胺”之后,17日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向媒体通报与上海质监局相同的检测结论。你可以不相信省市级质监部门的检测,但国家质检总局的权威性却不由你不信。
这场“多美滋门”迷雾不是普通的扑朔迷离!一边是权威部门的“无害”通报,一边是“结石宝宝”的持续增多,公众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就象“虎照门”尚未明了之时那样,不管大众如果困惑,结论只有二个:要么真,要么假。多美滋能否导致结石宝宝,同样也只有二个结论:要么能,要么不能。
其实,“多美滋门”迷雾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我们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罢了。表面上看,“多美滋”事件要么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要么就是其“有害性”迄今未能“破译”。
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巨大,谁都想分得其中的一杯美羹,多美滋疑为竞争对手恶意中伤不无道理。可是口说无凭,凡事都要讲究证据。难道是107个家庭串通起来以自己107个亲生骨肉的健康为代价来搞垮多美滋?可能性不大吧!所以竞争对手恶意中伤一说较难成立。
如若多美滋确实是结石宝宝的成因,为何国家级的质检部门检验不出?是水平问题,还是工作人员通通被多美滋收买了?现在这个时候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这个可能性也不大吧?
反观上海质监局、国家质检总局的鉴定结论,他们都只是检测多美滋的“三聚氰胺”单项,并没有对其他可导致结石的物质进行检测。因此对“问题奶粉”的检测与鉴定不能只盯在“三聚氰胺”上,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逐一排查其是否是导致婴幼儿结石的成因。
还有一种可能不知大家有没有想到,就是食用多美滋奶粉导致结石的宝宝,其食用的多美滋奶粉是假冒产品,冒用多美滋品牌生产的。在目前中国“山寨”产品满天飞的环境下,这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对这种可能性的验证方法,就是回收结石宝宝用剩的奶粉,检测其成分,看其是否假冒产品。
“虎照门”迷雾都能够得到澄清,“多美滋门”迷雾还要持续多久?虎照对社会的危害性还不大,结石多美滋祸害的可将是成千上万个家庭!无论最终解开的谜底为何,时间拖得越久对企业和消费者都只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那些嗷嗷待哺的“结石宝宝”,何时才能给他们一个说法?
我们相信科学,我们也相信千百万网民的力量。“虎照门”都见分晓了,“多美滋门”也一定能水落石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