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在膳食中的摄入量过大,仍然有带来副作用的可能,特别是对于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
可惜,我们的货架上,给孩子当零食的食品,花花绿绿的添加剂也最多。
2007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有篇论文称,摄入人造色素和防腐剂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另有研究发现,让儿童远离各种加工食品之后,不少孩子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侵略性行为等都有所改善。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突然多了起来。最近,卫生部也公布了三聚氰胺等易被违法添加的非食用品物质,还公布了面粉增白剂等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许多人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恐惧,认为凡是加了添加剂的食品都是垃圾食品。甚至还有朋友说:现代人吃了这么多防腐剂,是不是将来死后都不会腐败了?直接就变成木乃伊了?我说:你这人可真有想象力。
其实,任何一个现代人都无法避免含添加剂的食品,关键是要找到与其和平共处之道。
添加剂是现代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
以防腐剂为例,不该加的时候乱加不行,该加的时候不加也不行。毕竟食品安全最要紧,微生物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时时刻刻都准备和我们争夺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万一让消费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或者霉菌毒素中毒事故,谁担得起这样的责任呢?
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如果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就很难想象食品能有足够的时间运输和出售,能保持令人愉快的状态,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食品。放不了一两天就会长菌腐败的产品,食品超市敢卖吗?放不了几天就会变色变味的产品,生产企业能卖吗?
如果所有食品都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
其实,绝大多数添加剂,都是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之后,才引入我国的。全世界的食品添加剂市场每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以上。按照2008年6月开始实施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我国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共1812种天然食物的很多美好特性,只能存留非常短的时间;天然食物的安全特性,维持起来也相当辛苦,消费者应当接受这些基本事实。如果消费者不肯降低对食物的要求,又不肯自己购买新鲜原料自己制作,还要食物能保存较长的时间,那么,就只能和食品添加剂和平共处了。没有一种欲望的满足是不用付出代价的。想省事,想方便,想过嘴瘾,往往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儿童最该远离食品添加剂
添加剂对儿童的不良影响是最需警惕的。
尽管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在膳食中的摄入量过大,仍然有带来副作用的可能。同时,各种食品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没有得到详尽的研究。因此,优先食用接近天然状态的食物,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对于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
我们的货架上,给孩子当零食的食品,品种最为繁多,使用的添加剂也相当多样。我们要考虑到,他们幼小的身体,解毒能力是最差的,本来是应当远离大部分食品添加剂的。
2007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有篇论文称,研究再次确认,摄入人造色素和防腐剂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为此,“欧洲食品标准局”要求食品制造商主动停用人造色素。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对人造色素的立场没有变:它允许食品制造商使用经过批准的人造色素。
国外更多的研究表明,在让儿童远离各种加工食品之后,可能不少孩子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侵略性行为等都有所改善。总之,家长应当尽可能不给两岁以下幼儿任何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包括彩色的糖果、甜味饮料、膨化食品、各种蛋糕甜点等。
要想避免摄入大量食品添加剂,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按照传统的方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家做新鲜食品的好处,远不仅仅是避免食品添加剂。新鲜食物可以提供最平衡的养分,最多的保健成分,最多的膳食纤维,还能最好地促进免疫力。总之,用完全天然形态的食品原料在家烹调,虽然花费时间精力,却可以充分获得大自然赋予的健康好处,这是爱孩子的最明智表现。
满城都是添加剂,如今你该怎么办?
有很多朋友经常抱怨,如今到处都是食品添加剂,难道真的要我们自己退回农耕时代,自产自销么?
退回农耕时代当然不可能,但是,在现代生活状态下,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些减少食品添加剂的对策:
1.尽量在家自己烹调,不要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
2.购买食品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漂亮的颜色、浓重的香味和迷人的口感。
3.买东西的时候,好好看看上面的原料说明。一般来说,那些你看了一头雾水的奇怪名称,多半就是食品添加剂。
4.如果有食品添加剂,选择那些名称比较确切的,不要选那种笼统地说“食用色素”、“香味料”的。因为这样意味着对消费者负责,诚实地告知产品的原料,比较有安全感。
对食品添加剂,应当心平气和地接受,肯定它们对食品的安全、美味和方便所做的贡献,但消费者应当避免过度追求口感、颜色、味道的误区,接受食品的天然特性,重视食品的自然品质,从而明智地选择食品。
最要紧的是,要树立正确的食品选择和评价观念,不再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而是珍视自然的风味,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感激父母家人不辞辛苦烹调制作一日三餐的爱心,并把健康的民族饮食传统传承下去。
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