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热线接到报料称,武侯区一高档小区内,竟藏匿着一家规模很大的加工假味精地下窝点,大肆销售劣质味精。经工商部门突查,从该窝点起获涉案味精、鸡精约有24吨,案值30多万元。据悉,这是成都市今年以来查获的最大规模涉嫌假冒调味品窝点。
报料 黑窝点大量加工假味精
“华西报吗?我有重大线索举报。”8月4日,一名神秘男子打进本报热线,称三环路附近,有一家没有任何营业执照的公司正加工销售掺假味精,坑害消费者。
当天,记者约见了这位男子,他称自己姓张,从事调料工作多年,在这家公司购买味精已有一年多,最近他渐渐发现了其中猫腻:“味精中掺入大量食盐、糖精,毒害人身体。”
张称,为了节省成本,该窝点还从外地请专业“师傅”传授制假配方,“先冒用他人公司,利用其工商复印件印刷假包装,再请工人分装味精,每50斤味精原料里面添加10斤糖、20斤盐,每斤的利润可达40%。”
暗访 揭开假味精造假过程
6日,本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上午10时,我们来到了武科东四路一高档小区内。据张介绍,黑窝点就在12栋3单元一楼101室。透过车窗,记者看到,该房屋有三扇窗户,两扇被布帘遮盖严实,而另一扇落地玻璃门后,堆着一人高的白色编织袋。
记者和张先生敲响了房门,一名瘦矮的中年男子见有熟面孔,开门让我们进了屋。
房内地上摆放着几个小盆,工人正从旁边三个塑料口袋里,分别舀出几勺白色粉末,接着放在身旁的电子称上称重,然后三种粉末一起倒入地上的红色大盆,直接用双手在盆里抓捏,搅拌均匀,最后用小包装一封口,丢在湿辘辘的墙边垒起。房内堆满了味精、鸡精,屋子昏暗潮湿,地上污水横流,一股浓烈刺鼻的酸臭味扑面而来。
调查 掺假牟利老板不敢露面
听说我们也想进货,工人滔滔不绝讲了起来:“我们有两个牌子,‘红运’价格高点,‘红福’价格低点。”指着地上四处散落的白色晶体,他压低了嗓门说:“我们一般是加17斤盐、5斤糖,但也可以根据客户需要添加,掺得越多价格越便宜。”
他还得意地说:“你放心,我们在这里干了一年了都没出事,而且东西好卖得很,常常断货,一些小超市、餐馆、酒店都在我们这里进货,还有温江、龙泉的火锅店呀,甚至远销到绵阳等地……”
但当记者提出想见老板面谈生意时,工人表现得十分谨慎,一会推说不知道老板电话,一会又让记者留下电话,等几天再说。终于获得电话后,记者拨通了该加工点负责人王老板的电话,一听是陌生声音,他反复追问记者如何知道加工点,如何拿到他的电话。得知我们“是龙泉一批发商朋友介绍的”后,王老板开出了价格:“一件185元,送货上门。”记者提出让其送货到大面镇见面协商数量时,他突然又反悔了:“我在温江,今天回不来,让别人给你送。”说完挂了电话。
突击 查获24吨假味精鸡精
摸清大概情况后,记者与当地工商部门取得了联系。下午2时,机投工商所执法人员迅速冲进该制假窝点。因为屋里太臭,执法人员用手捂着鼻子,将封闭的阳台窗户全部打开。
执法人员搜查后确认,屋里有大量的制假原料、成品和制假工具。经过清点,现场共查获上千袋低档劣质味精,包装袋上还醒目印有QS质量认证标志、“纯粮精制红运味精”、“谷氨酸钠99%以上”、“优质名牌”,还有一些添加剂和一台塑料封口机一台编织机器。
经初步清查,该窝点的涉案味精、鸡精约有24吨,案值30多万元。
追源 用假味精鸡精牟暴利
昨日上午,与记者在电话中交谈过的王老板来到了工商所,接受执法人员调查。因铁证如山,王老板低下头,懊悔不已。
经执法人员初步审查,该窝点涉嫌在无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从事经营活动,成立假公司冒充“优质名牌”味精以劣充优,并且非法加工大量掺入假味精,性质恶劣。据执法人员称,根据有关规定,他们可以对王老板处以5万-20万元的行政罚款。
专业人士介绍,味精的主要原料是谷氨酸钠,其价格高达8000元/吨,而无碘盐(氯化钠)不到800元/吨。以加盐味精为例,1吨合格味精,谷氨酸钠含量需要超过0.8吨,氯化钠含量低于0.2吨,成本要超过6560元;而1吨加70%氯化钠的味精,成本只需2960元。如果把这些廉价的劣质味精兑上价格更加低廉的盐、糖,不法商贩获利更丰。
目前,工商部门已将这批假味精全部查封,并立案调查。同时,工商部门将严查流入市场的假劣味精的去向,并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小贴士
真假味精,这样辨别
机投工商所副所长谢大聪称,假味精大多是用低质味精冒充优质名牌味精,然后在其中掺入大量盐或糖,有的甚至在其中掺入化肥,消费者不慎食用后会造成身体不适、头晕、腹痛、腹泻,甚至中毒,危害极大。辨别味精真假,可以取少量味精放在舌尖上,若舌感冰凉,且味道鲜美并有鱼腥味的,为合格品;若尝后有苦咸味而无鱼腥味,说明这种味精掺入了盐;倘若尝后有冷滑、粘糊之感,就是掺进了石膏或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