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工商部门在南海石石肯查获一批假本地产酒。
临近中秋、国庆等节日,酒类消费又进入高峰。然而,从工商局近期公布的几起数量不小的假酒案中却可以发现,本地产的主要酒品牌频频成为制假者的仿冒对象。今年以来,佛山各级工商部门共查获假酒约20000瓶,压瓶盖机、漏斗、运输车等制假售假工具一批,总价值高达几十万元。这一现象令人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佛山消费者对酒的消费总额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而本地产酒价格便宜,尤其米酒又走低消费路线,造假者既不用付高额成本,也不必愁销售渠道,正是这样的市场环境和本地产酒的特点给造假者提供了仿冒的可乘之机。
市场潜力:佛山人一年要喝30亿元酒
最近几年,佛山人的酒量大增。根据市酒类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整个广东省去年酒类消费额突破100亿元,而佛山就达到了30个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这表明,本地酒类市场的消费潜力正在日益释放出来。极具广东特色的广东米酒,也属于白酒的一个分支,全省白酒年消费量达70万吨,其中广东米酒的产量达35万吨;而佛山的米酒厂家是主要的高产大户,仅老牌的九江、石湾、顺德三个酒厂就达到了12万-13万吨,又占了三分之一份额。另外的三分之二份额是由散落在全省的几百家小企业在支撑。
与米酒不同的是,啤酒产业在佛山多年前并无根可寻,只是最近十年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快速成长过程。虽然青岛、燕京、金威、百威啤酒巨头近年都相继落子佛山,但要追根溯源,还要放眼到顺德区。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生力啤酒即在顺德龙江开始生产“生力”、“龙啤”两个品牌,而“龙啤”定位地方市场的低端消费群,被誉为“顺德啤酒的第一品牌”。
另一个情况是,本地产米酒每瓶按容量不同售价只有4-8元不等,高产量、低价格的本地产米酒深受低端消费群体青睐,却由此也为造假者打开了一个疯狂“克隆”之门。
造假“优势”:仿冒低档酒风险小得多
记者走访酒类销售市场发现,在吉之岛、好又多等大卖场、大超市,在货架上基本看不到九江酒厂生产的“远航牌”九江双蒸酒、顺德酒厂的“红荔牌”红米酒,“龙啤”啤酒更是无缘这一终端市场。而在大街小巷的士多、大排档和小饭店,随处可见它们的踪影。610毫升/瓶规格的米酒最为常见,一般在6元左右,很受士多周围住户的欢迎。
本地产酒难道不登大雅之堂?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周蕾道出了其中奥秘。象征岭南酒文化的米酒近些年来出现了消费断层,年轻人对酒的消费越来越转向于作为白酒分支的北方曲酒、红酒,而米酒仍是本地中老年消费者的最爱,而这一消费群体一般去街边、社区的士多、大排档购买,这也就是为什么本地产米酒不去努力拓宽高端市场的原因了。
周蕾还说:“造假酒一般倾向于两种情况:一是高值的酒,二是销量大的酒。”相较于动辄20元以上的北方曲酒,最多不到8元的米酒价格的确便宜不少,而“龙啤”啤酒也比大品牌啤酒价格低不少。既然不是高值的酒,那销量大应该是造假者看中的主要原因了。而本地产的低值酒又给人以“比较低档”的印象,对于造假者而言,制售“比较低档”的酒其风险要比高档次的酒小得多。
正品“软肋”:防伪不到位易被仿冒
九江酒厂市场部总监吴先生称,他们厂生产的九江双蒸酒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被仿冒得很厉害,后来该厂成立了打假办公室,加大市场巡查力度,近几年市场上仿冒他们的假酒少多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经常遭受假酒困扰的生产厂家其产品上激光防伪的东西并不多,这样也导致了造假者容易“瞄”上其产品。
不过,顺德酒厂的市场部一位负责人并不同意此说法。他认为,其销量大是被仿冒的主要原因,在防伪方面他们已经做得很到位了。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据上述提到的窝点造假者供述,其假酒在窝点被查获之前已制售一个多月了,而且每天都能向批发市场、士多销售出几十箱,很有销路。假酒鱼目混珠,大大冲击了正规酒厂的生产与销售,更重要的是对其品牌市场培育和保持的影响。
打击之难:货值小不足以立案
据工商执法人员介绍,现在的制售假酒者很精明,他们清楚地了解到,要动用公安立案,需要查获价值5万元以上,而达不到则只能由工商部门依法扣留假酒、假标签,最多是个行政处罚了事。因此,很多窝点都生产一批接着就卖出一批,规避因积压货值太大而被警方立案。
工商部门表示,9月开始将加大打击酒类等节日消费品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的高压态势。本周,佛山市工商部门已正式开展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的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于农村、城乡结合部的酒类产品等生产、加工企业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并对中秋、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应节商品组织质量检测,重点检测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质量。
案件回放
1.8月,市工商局经检支队在南海区石石
肯一出租屋查获一个正在造假酒的地下窝点,现场查获假“龙啤”啤酒成品68箱(12瓶/箱)、空瓶20箱,假“红荔牌”红米酒、啤酒成品20箱(15瓶/箱)、空瓶6箱,假标签、标识60000张。
2.7月,顺德区工商局大良分局在大良红岗市场门口某百货店扣留假冒“龙啤”牌啤酒1740瓶。
3.6月,顺德区工商局伦教分局在伦教荔村市场X号铺XXX副食店查获冒牌“龙啤”啤酒336瓶。
4.5月,南海区工商局大沥分局在大沥镇太平冲表村捣毁一个制售假冒酒品黑窝,当场暂扣假冒啤酒、米酒及制假工具一批。据现场三名工人交代,他们均是一名周姓老板雇请的工人,先是将“珠江”啤酒旧瓶盖换成新瓶盖,再贴上各类“珠江”啤酒的外标签;再将“春田甘竹”米酒装到空的米酒瓶内,再贴上“红荔牌”红米酒外标签。
5.4月,南海区工商局西樵分局在西樵镇太平村住宅区某仓库内查获假“红荔牌”红米酒1490瓶。仓管人员供述,该仓库储存的红米酒基本上是发往西樵太平国泰街的杏×杂货店销售。执法人员赶往该店铺,及时扣留该批假冒“红荔牌”红米酒。
自来水加酒精制成“品牌米酒”
上个月29日,市工商局经检支队在南海区石石肯一个出租屋查获一正在造假酒的地下作坊。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赶到造假的地下窝点时,看到简陋的出租屋内摆放着成箱的啤酒、米酒成品和空瓶,还有不计其数的假标签标识,以及一个漏斗和一台压瓶盖机。在几个铁桶里,漂浮的酒瓶盖与苍蝇尸体泡在一起,卫生条件极差。旁边几个小房间内还堆放着数十个饮用水桶。
家族式运作人工贴标签
执法人员介绍,以往查获的造假窝点主要是由造假主雇佣几个非亲非故的工人,而这次完全是4人家族式运作,除了造假主逃逸外,其他3人有两人是其亲戚,另一人是其女朋友。“这样更能避免从内部走漏风声,”执法人员称该窝点是得到群众举报,跟踪蹲点了10天后乘其又在制假时查处的。
据现场一名造假者交代,他们主要是从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废品收购站获得大量空瓶,然后从个体户处买进低劣散装酒水用漏斗灌装,用自购的压瓶盖机压制并人工贴上标签,标签均是自己印制的。“造假窝点的生产工艺其实非常简陋,工具也不复杂。”现场打假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查获的假标签、标识看,虽然与正品的印刷质量仍有距离,仿真度还是比较高的。
灌装酒水一块钱一斤
假“龙啤”啤酒、假“红荔牌”红米酒均为低劣散装酒水勾兑而成,饮用水桶中装的即是一块钱一斤的廉价散装酒水。执法人员介绍,这种低劣酒水基本上没有什么成本,用大量自来水加一点酒精就成了,消费者喝了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由于卫生条件差,极容易产生腹泻、呕吐等症状,根本谈不上口感和营养价值。据悉,这两种假酒每天各能销售出60-70箱,主要销往顺德区。从工商部门近期公布的几起打假案来看,南海成了制假窝点的“重灾区”,而销售终端主要分布在顺德、南海两区批发市场、士多、大排档。
一箱假米酒利润49元
制售假酒的利润是很丰厚,以一箱红米酒(15瓶/箱)为例,售价约79元,其成本只有不到30元,造假者可非法获利49元,这比较正规厂家的利润高出数倍。而一箱“龙啤”啤酒(12瓶/箱)成本只有几元钱,卖出去能获纯利10元钱。执法人员还在窝点外查获一辆停靠的运输车,该车便是用于将假酒输往他们自己织成的销售网络终端。
隐匿在一片民居房中,一家人集体制售假酒,有自己的压瓶盖机器、运输工具和销售网络,这些新特点都为执法人员打假带来了一定难度。
小贴士
消费者如何辨真假
1、外包装识别。正牌酒商品标签图案比较清晰,颜色比较鲜艳,摸上去表面有凹凸感;冒牌酒商品标签比较模糊、颜色比较浅,纸张的质地不好,容易起皱。
2、生产日期印刷识别。正牌酒由于是在一条自动化的流水线上完成贴牌、印刷日期等工作,所以生产日期的骑缝印刷在标签和酒瓶上,并且清晰可见;而冒牌酒一般通过落后手工作坊完成贴牌和印刷工作,所以生产日期会在贴牌之前事先印好到标签上,故瓶子上一般不会印刷到。
3、开酒时气泡识别。由于假冒啤酒密封不严,瓶中的二氧化碳会慢慢挥发掉。因此,打开啤酒或酒倒入杯中时,不会冒气泡,或者冒得很少。正牌啤酒就会冒很多气泡,甚至从杯子中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