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新生儿一降临人世,就被发现有肺炎感染或是其他感染。然而当医生对其进行治疗时,却发现这些刚诞生的“感染婴儿”对70%的抗生素出现了耐药性。记者从广州市妇婴医院了解到,妈妈们在怀孕时滥用抗生素以及不当进补都是导致新生儿耐药性增加的罪魁祸首。
婴儿对7种抗生素
耐药
据市妇婴医院儿科主任宋燕燕介绍,去年11月份,该院接生了一名25周早产的BB,出生时体重仅有650克,为全省有史以来体重最轻的BB,也是全国25周早产儿中最轻的新生儿。出生后,BB出现了呼吸窘迫、颅内出血、黄疸、全身真菌感染、肺炎甚至休克等20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命悬一线。
为了控制感染,医生们先后用了六七种抗生素进行治疗,奇怪的是,每种抗生素使用两三天后就会“失效”。后来医生发现,这名新生儿对这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无奈,医院只好采取“车轮战”,轮番让各种抗生素上阵与病菌“厮杀”,最终才控制住了孩子的感染症状。今年4月,孩子康复出院。“但是这孩子一旦发生感染,是不是还得采用更高级别的抗生素呢?这得看他的造化了。”宋主任说。
“感染婴儿”耐药性增加
昨日,记者在该院新生儿科的一项药敏检测的报告中看到,一名出生仅7天的小女孩,由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医院给她做了“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细菌培养,共使用了头孢唑啉、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氟哌酸等15种抗生素。结果显示,仅有4种显示中敏感和敏感,其余的全部显示为耐药性,耐药的种类高达73%。
“显示敏感的,说明这种抗生素对患儿还有作用,显示耐药性的则是这种抗生素对患儿无效。”据宋主任介绍,该院每年大约接生4000例新生儿,其中有肺炎感染或是其他感染的大约占4%。对于这些“感染婴儿”,他们都会做细菌培养,每名“感染婴儿”所用的抗生素少则10种,多达15种,其中70%的抗生素在婴儿体内起不了杀灭病菌的作用。而且从近几年的药敏检测来看,新生儿中发生耐药的人数和耐药程度,较过去有明显增加。
进补不当可传递耐药性
新生儿的耐药性从何而来?宋主任说,新生儿的耐药性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吃了抗生素药物,准妈妈本身感染了耐药细菌,耐药细菌就可能通过血液抵达胎儿体内。
“另外,产前进补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摄入的抗生素留给了胎儿。”宋主任说,孕妇每天喝鸡汤、猪蹄汤,或者吃炖鸽子、鸡蛋等,都很有可能不知不觉地摄入抗生素。因为这些动物在饲养过程中,被人为地喂食了大量抗生素,孕妇在进食这些动物时,会不知不觉地把耐药性细菌带入体内,传给胎儿。因此,准妈妈在孕期最好少服用抗生素。同时,孕期少吃饲养的家禽,最好以蔬菜类为主。
“更让人感到忧虑的是,滥用抗生素将导致人们无‘药’可用。”宋主任说,很多人患感冒后喜欢服用一些高档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西力欣等。其实,滥用抗生素,这会使肠道内某些合成维生素B和维生素E的正常菌株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双重感染。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于给细菌打预防针,诱导细菌的抗药性,无形中给以后的治疗增加了难度。目前,我国的抗生素种类也就100多种,如果人们泛滥地使用抗生素,随着耐药细菌的增加,若干年后,人类将进入“无抗生素”时代。
市妇婴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宋燕燕介绍,孩子是否耐药,家长是很难判断的,医生会将造成孩子感染的细菌提取出来,进行培养,再进行十几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可知道细菌对什么抗生素耐药;孩子不同时期感染的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不同。
孩子感冒是否要经常换不同的抗生素?医生说,这种做法不可取。孩子感冒很有可能是病毒引起,多数情况不需要抗生素治疗,除非出现了扁桃体化脓等细菌感染症状才用。且每种抗生素的适用范围不一样,要根据病情来选择。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比如使用的量不够,不仅不能将致病细菌杀灭,反而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医生还提醒,一些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不适宜孩子服用。如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包括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此外,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比较强。
医生强调,抗生素不应成为家庭常备药,服用抗生素应有医生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