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过不少瑜伽馆,悠季的环境很吸引人。选址一定要在公园,有什么特别讲究吗?
珈莹:特别之处就在于“贴近自然”———这其实是练习瑜伽所必须的。要知道,在印度,所有练习瑜伽的学院都是在半山腰上的,环境很朴素,但一定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记者:因为自然有神秘的力量?
珈莹:这要从瑜伽的起源说起。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以前,瑜伽就已经存在了。在那个远古时代,医疗、科学都还很不发达,而印度人认为树木、山林、动物的生命力更强,并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所以希望能从大自
然中获得力量。从很多体式都用自然界的生物来命名这一点也可
以看出来———树式、猫式、顶峰式、眼镜蛇式、下犬式……所以修炼当然也就需要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如果说这是从大自然中汲取神秘的力量,也没错。
记者:瑜伽的精髓就是“自然”吗?
珈莹:平衡。瑜伽(Yoga)这个词来自印度梵语yuj,本意是“一致”、“结合”或“和谐”,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瑜伽并不是一套宗教或哲学系统,它是一门完善的生命科学,提供了有系统的步骤,让个人超越小我,而进入永恒的合一。从小的方面来说,是人的身体器官机能各方面的平衡;大一点来说是精神与身体的平衡,驯服永无休止的内心,集中心志,驾御感官;最高级别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平衡,天人合一。
记者:这样一整套博大精深的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珈莹:从体式修炼到理论的建立经历了很长的过程。
在印度,瑜伽一开始也是很小众的。专门的瑜伽修持者一开始只是很少数,一般在寺院、乡间小舍、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里进行修持,并由瑜伽讲师讲授给那些愿意接受的门徒。
两千多年前,印度的柏坦加利(Patanjali)将瑜伽系统化,编写成了《瑜伽经》(YogaSutra)一书,这是目前最权威、深受世界各国瑜伽中心或学校所认同的瑜伽经典著作。也就是在那时,瑜伽逐渐在印度的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
《瑜伽经》中收录了完整的瑜伽哲学知识,共有196段经文。其中有一句梵语箴言:YogaCittaVrttiNirodha。这四个字解释了瑜伽的精粹:Yoga(瑜伽)、Citta(意识)、Vrtti(各种情绪及倾向)、Nirodha(控制)。也就是说通过练习瑜伽,可以使人的意识控制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