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瑞年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福才
早在2007年瑞年集团就已成功首次获得7千万美元的融资,由长江实业、新加坡政府主权基金、Ruffle基金、雷曼兄弟及建银国际投资等5家投资机构投资。
早在获得该笔融资之前,瑞年就曾于大量的投资机构接触。而对于已经倒闭的雷曼兄弟此前投资的这部分股权,目前正有一些投资机构们希望完成与其的股权置换。瑞年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福才接受《融资中国》采访时讲。
产品是根本
“瑞年之所以能吸引投资者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产品本身,保健食品就是高级营养品,严格说有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人体所含有的五大必需品,必需氨基酸、必需维生素、必需脂肪酸,必需纤维素,必需矿物质。其中,人体所含必需氨基酸占比50%。第二大类是人参、蜂王浆、虫草、灵芝等补充营养品。”王福才谈及他也是在当年无意中尝试服用了氨基酸产品有效后,才发现其巨大的市场空间,并最终决定创办瑞年。
1992年,王福才辞掉了东北国有医院院长职务,在深圳经过5年的打拼,使其在医药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在他遭受神经衰弱和胃病折磨之时,口服氨基酸治愈了他的疾病,令其顿时开窍,他找到了发展的契机。在他看来,口服氨基酸将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产业,决意将氨基酸产品做大。当遭到公司上下一致反对时,他力排众议,开始在无锡市内的一处小生产点加工生产,前后砸进去300多万。
1997年,王福才在无锡创办了瑞年,专注于氨基酸保健品的生产和营销业务。1999年,瑞年氨基酸产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后,通过并购和组建数家医药销售和生产企业,王福才建立了自己的制药和销售体系,并在2002年组建瑞年集团,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将氨基酸产品做大、做深、做精的基础上,推出“生命必需元素”系列产品和“生命活性物质”产品,使瑞年集团成为中国高级营养品市场的领军企业。
目前,口服氨基酸市场占有率高达70-80%,成为国内氨基酸第一品牌。而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口服型氨基酸生产企业,王福才也参加了今年国家食品氨基酸标准制定的讨论。
而据业内专家分析,就保健品食品行业而言,瑞年的知名度和业绩等并不突出,近几年的强势广告,对销售的拉动也有限,而与之同类产品的“看病人,送初元”等亦是如此。另据了解,“初元”与“出院”的谐音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大做广告的初元牌复合营养液并不是经过审批的保健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