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美国次贷危机乍现之时,不少国家都认为事不关己,一脸置身事外的悠闲模样。无人能想到,眨眼之间,火已烧到了家门口无人不惊讶,一夜之隔,整个世界被金融海啸所吞没。由于全世界范围的财富蒸发,现金流量极度缩水,大量企业倒闭,甚至引发政治动荡。冰岛国家破产,匈牙利资金外流,荷兰银行陷入困境,雷曼公司倒下,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一筹莫展……这些信息,使我们对次贷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大萧条这些不断频繁出现在生活中的词汇不能再置若罔闻。
实情被掩饰
金融危机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衰退进程,它通过世界性的信贷融资、证券交易、股票发行、跨国投资、出口贸易等等渠道蔓延和扩散,无人能够幸免。我们正处在一个危机的边缘,但许多经营者却没有充分意识到危机的来临。
牛年春节,火爆的生活用品消费场面,实实在在地让许多经营者乐观地认为,金融危机影响的只是出口导向的外向型企业,而依靠内需生存的内地企业不会受到很大影响,我们的药品零售行业也许会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机会。
笔者认为,这种情绪与人们受消费惯性所带来的氛围刺激有关,它的确适时地掩盖了经济的真实景象。笔者所在的陕西宝鸡市,有几家连续多年效益都很好的大型石油机械、机床制造、稀有金属生产加工、重型汽车制造企业都遇到了多年未遇的困难,轮岗上班、产品积压、放假停产等像梦魇般地缠绕着企业的经营者。而且,这种景象愈来愈严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这种景象会给药品零售行业带来什么影响呢?笔者认为,直接的影响无法很具象地加以说明,但间接的潜在的影响却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企业效益差了,企业职工的收入就减少了,社会的消费水平就低了,这就直接导致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支出结构发生变化。有为数不少的同仁模糊地认为,人有病就得吃药,也许在金融危机的重压下,人们更需要医药品来维护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但我们没有从一个家庭收入在不断减少、通货膨胀持续、积蓄不断缩水的角度,去考虑人们的消费支出转移的问题。人有病固然会吃药,也必须吃药,但用于吃药的支出会不会减少?档次会不会降低?品牌要求会不会发生变化?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就像许多年前,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有病硬扛着一样。那不是个人的过错,是社会贫穷的结果。
委顿期将至
那么,金融危机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笔者认为,在内地,药品零售的萧条也许会在今年五六月份出现。在人们度过民族传统的春节之后,集中消费的势头逐渐减弱,代之而来的是欢乐之后对生存状态的思考,调整消费结构和控制消费行为,必将导致消费水平骤降。这意味着,药品零售也将随着春夏之交的温和气候,不知不觉地进入委顿期。
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定是渐次发生和漫长而持久的。对药品零售而言,笔者认为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第一,企业扩张的步伐将逐渐放缓。由于金融危机对企业资金链的影响巨大,企业会把有限的资金投在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而扩张却面临着短期内不可能盈利的投资压力,同时会分散企业资金的集中度,在不景气的市场状态下,极可能造成资金链的断裂,使正常的经营业务受到影响。
第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会因为消费能力的限制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会在药品品牌之间发生转移或者降低现有的消费档次。家庭保健用的高端医疗器械、高端保健食品、中药参茸类补品、高端化妆品的销售,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费抑制。
第三,社区药品便利店将面临经营困局。社区便利店长期以来盈利水平不高,销售额每况愈下,加之今年国家新医改政策开始逐步实施,非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生意意味着将被社区门诊瓜分,销售自然进一步下降。由于经营规模小,更无品牌效应,所以,会有更多的社区便利店关门停业。
第四,整个药品零售行业会面临一次全面洗牌。为了度过金融危机,行业内门店之间、企业之间的博弈会更加惨烈,尤其是以价格为特征的市场竞争会愈演愈烈。当然,有规模、有实力的大企业会通过重组兼并,将一些经营艰难但具有战略意义的药店收于帐下,借此壮大规模。但这种兼并重组,在目前的情况下,同样有很大的冒险性。因为资金是大家都需要和缺少的,市场态势的不明确性多少使经营者忧心忡忡。
当然,还有许多笔者所无法了解和看到的潜在影响,在有形或无形地挤压着企业的生存空间。所以,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一定要理智地看待目前的金融危机,尤其要在资金的使用上留有一定的余地,切不可全面出击,倾囊而为,导致捉襟见肘,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的尴尬局面。
金融危机的危害是长远的,深刻的,我们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当“巨无霸”通用汽车也活不下去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事不关己,悠然度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