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骨科医疗器械的杨利波和常州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康辉”)并不觉得2008年日子难过。
这一年,公司的国内销售依旧保持着40%以上的增长;甚至国际市场增长也远远超出预期,达到100%。
唯一让康辉“慢下来”的是,登陆资本市场的计划可能要等到经济好转以后,而不是2009年。与经济周期无关
“我们和周期性行业不同,骨科器械的成长与几样东西有关系:一是人口数量,人口越多,发病概率越大;二是寿命越长,需要修补的几率越大;三是经济越发达,发生交通事故等骨损伤的概率越高,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摆脱赤贫,对于生存质量的重视也是一个因素。”康辉总经理杨利波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上述几个因素与一般经济周期无关,而是与中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有关系。
成立于1997年的康辉,是一家专注于骨科医疗器械企业,2008年的销售额为1.8亿元,产品主要涉及到脊柱产品和普通骨创伤产品,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中的高值耗材。
2008年,全球骨科器械市场销售额为35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50%,而中国市场占3%,约71.4亿元。
引入风投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杨利波在美国拿到了MBA学位,随后回国加入强生公司的关节部门。2005年,已经创立8年的康辉请来杨利波,当时康辉销售额为5000万元,利润为2000万元。
与此同时,康辉遇到过民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会犯的所有问题。
杨利波的背景,让其从风险投资界寻找到一个给康辉动“手术”的机会。
2006年2月,IDG和TDF以9倍的静态市盈率、投资1000万美元入股康辉控股(注册于开曼群岛,康辉作为其全资子公司),共占约20%的股份。
2008年1月,TDF、IDG VC与SIG & CDH又再投资3700万美元,其中1000余万美元用于回购3名股东的股份,至此上述VC掌握了公司的控股权。
股权关系理顺,杨利波领导的团队可以放开手脚来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公司,从生产、研发、市场营销、海外业务到上市计划等。
“最近,我们正在和一家美国的生命科学基金谈判,他们可能会有500万美元进来,作为第二期风险投资的一个延长。”杨利波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选择该基金的目的主要还在于其对于美国医药政策和市场环境非常熟悉,同时对当地资本市场很熟悉,这也是为将来康辉境外上市做好铺垫。
原定于2009年上市的计划,由于金融危机搁置起来,这可以说是对康辉影响最大的地方。“原本,我们考虑的是纳斯达克或者香港,但是现在的环境,我们还是希望等待资本市场比较平稳的时候。”杨利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