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技术公司而言,现金就好比原材料或血液。如果没有现金,即便技术再好、创新再牛,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雇研发人员、终止研究项目在所难免,研究成果从实验台到病床过渡也就无法实现。
“现金为王”的道理人人皆知,但为了加快公司发展和新药研发的进度,人们往往乐于冒险,过分依赖于外来资本注入,而忽略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成这种习性或毛病的原因是,过去资本市场太宽待生物技术产业了。
过去,生物技术领域的融资一直比较顺利,除了少数几年资金严重短缺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在关键时刻筹得资金,顽强地生存下来。但这样的好光景没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延续,现金短缺已经成为蔓延行业的通病,轻则阻碍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重则威胁生物技术公司的生命。对于现金短缺所带来的生存困境,生物技术产业该如何应对?
要解决现金短缺的问题,除了采取各种手段募集资金外,只能通过裁减人员、削减开支、终止非重点项目、有效管理资金流向等方式来实现。
募资尽己所能
现在,对于生物技术公司而言,最重要和急迫的无疑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募集所需资金。惟有让项目往前推进,并熬过这两年,才能创造价值,找到新的机遇。
首先,是找大药厂,通过技术转让与合作来换取宝贵的资金。把公司产品开发链中最有价值和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与药厂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获得部分转让金和大药厂支付的开发费来维持项目和公司的正常运转。目前谈判的筹码不在中小公司,而在大药厂,必须务实和理性地与买家谈判,作出价格让步也是预期中的事,漫天要价反而会把自己送上绝路。
二是找变通途径进行新一轮的融资。如果有产品已经进入晚期临床试验,并且有较大的希望最终获得批准上市,就应该考虑找机构投资者筹钱。比较有把握的是,通过出让未来产品的权利或提成,让机构投资者获得未来比较可预测的投资收益,来换取相应的资本。这种融资手段和方式近几年就已经开始流行。由于此变通途径的收益受股市房产波动的影响不大,因而正好适应部分投资者的兴趣和心态。
三是与有现金和资源的公司合并。在目前形势下,缺钱的公司多的是,同病相怜、同舟共济的合并重组是另一种可行的选择。业内人士预测,到2010年,370多家中小生物技术公司可能会有近百家合并重组,以集中各自优势和有限资金,全力推进重点项目的研发。
裁员不得不为
在目前严峻的现实面前,对于多数缺乏资本和现金的生物技术公司而言,裁人是不得不做的事。当现金不足、融资又无保障时,许多正在研究中的项目需要终止或暂停,从事研发项目的部分人员必须“走人”。这是十分痛苦的决定,但也是公司生存的惟一选择,否则就会倒闭,每个人都没有位置和饭碗。
生物技术产业是高风险和高投入的行业,它的价值主要来自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是最有价值的公司资产。但与普通制造业不同的是,生物技术产业无法通过削减工作时间或强制休假来减少工作量和人工开支,但可以通过停止加薪、冻结聘用新员工和动员老员工提前退休的方式来精简队伍、节省开支。如果资金实在太短缺,就必须大幅度裁减人员。有时这一痛苦决定不是公司CEO所为,而是公司董事会和投资者所为。事实上,连CEO自己的位置也未必就能保住。
项目抓大放小
中小生物技术企业的通病是战线拉得过长,不够Focus,使得投资者看不到显著进展,失去耐心。作为公司管理者,在现金出现问题时,必须果断采取措施,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人力和财力投向最关键的项目、最能产生效益或最吸引投资者眼球的项目上。
另外,从财务、行政、采购和物流管理等方面也应有所改进,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或延迟支付。可利用上下游客户资金紧张的状况重新谈判制定购销合约,争取更多有利的条款。
合约重新谈判
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和机会改变现行的支付条件和方式。
非常时期,只要尽力争取和耐心谈判,就能够节约好几个百分点。同样,如果你是卖家,可以通过告诉客户你的涨价计划,敦促买家提前订单购买你的服务和产品,增加你的现金流。
非常时期,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支付期和支付量都是可以重新谈判的。如果现金不足,尽量延长支付时间;如果现金充足,供应商现金不足,应该能通过现金支付将价格压低3%~5%。目前的行情下,拥有现金就拥有足够的底气谈判,就能够得到有利的合约、支付方式和价钱。
管理做正确的事
在公司现金流和客户的管理上,必要的IT投资还是不能省略,它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管理现金流和客户关系,节约每笔交易的资金和人力成本。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拓展上,可更多地考虑外包非核心业务,利用服务商的资源和资金来垫付部分公司运营费用。
最后,公司的管理者要更加务实,重视结果。现在需要做正确的事,做好正确的事,是全力拼搏的时候。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生命,动作要快,所有的重要事务,要加速超常规完成。对所有可能产生现金流的项目进行排队分析,不要按部就班,不能像往常一样,把任何事情看成是笃定的,还要分析预测任何变化带来的影响。要与投资者好好沟通,要有话先说、有话好说。一旦有进展或资本市场有所改观,就要在第一时间内积极争取新老投资者的理解和支持。
链接
超乎想象的资金断链
让我们来看看位于美国加州的生物技术企业的现金状况吧!从这个美国生物技术最发达的州内的部分企业,就可体味全美生物技术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Amylin
Pharmaceuticals,最近宣布在其总部裁减340名员工,主要动因是公司最畅销的糖尿病药销售业绩欠佳,同时,FDA对该药的新一代产品的审批仍有疑虑。公司去年9月仍有现金8亿多美元,裁减人员可在2009年节省开支8000万美元,这样可顺利维持公司正常的临床研发和运行,到2010年末实现公司现金流为正,资本市场趋于稳定。
◆Somaxon
Pharmaceuticals,如果睡眠用药被推迟上市,该公司现金流就会马上出问题。去年9月,该公司只有2260万美元现金,第三季度亏损1000多万美元。
◆Arena
Pharmaceuticals,正在开发糖尿病用药和减肥药,手中现金比较充足,在付清部分债务后,去年底仍有现金1.15亿美元,但第三季度净亏损为5620万美元。该公司去年初还有近4亿美元,一年就烧光这么多现金,股东会自然不满意,2009年如何缩衣节食可能是该公司管理层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否则自身位置难保。
◆Genoptix
Medical,加州的诊断产品研发销售公司,2008年,销售额从上年的1.05亿增加到1.08亿美元。
◆Isis
Pharmaceuticals,加州的老牌反义核酸药物开发公司,去年1月与麻州的Genzyme公司达成共同开发降血脂新药的协议,一举进账3.5亿美元首付款。假如临床研发进展顺利,该公司还可得到更多的里程碑现金支付。去年9月公司尚有5亿多美元现金,足以维持5年的运行。
◆Anadys
Pharmaceuticals,去年9月底只有3400万美元现金,前九个月花费2200万美元。
◆Optimer
Pharmaceuticals,去年9月底只有4760万美元现金,前九个月净亏650万美元。
◆Santarus
Pharmaceuticals,已有胃药产品Zegerid上市,销售预计将增加到1.25亿美元。去年9月底,还有3440万美元现金。
◆Cypress
Bioscience,去年10月底拥有1.5亿美元现金,前九个月仅亏损410万美元。
◆Sequenom,圣地亚哥的诊断公司,主打产品是Down
syndrome的非损伤性检测产品,临床试验显示100%的准确率,引起业内轰动和华尔街追捧,去年7月融到9200万美元。该公司去年9月底拥有现金1.2亿美元,前九个月净亏损1000万美元。
◆Acadia
Pharmaceuticals,研制神经类药物的公司,前不久刚刚进行了公司重组,去年9月底尚有现金6100多万美元,前三季度烧钱5400万美元。
◆Cadence
Pharmaceuticals,去年9月底账上有现金6100多万美元,前三季度亏损1370万美元。
◆Halozyme
Therapeutics,去年9月底账上有现金7250多万美元,前三季度花费2500万美元。
◆Ligand
Pharmaceuticals,去年9月底有现金7250多万美元,前三季度花费2300万美元。
◆ISTA
Pharmaceuticals,去年9月底有现金2210万美元,去年前三季“烧掉”2400多万美元。
◆Neurocrine Biosciences,去年底还有现金1亿美元。
◆Orexigen
Therapeutics,去年9月底有现金1亿多美元,前三季度亏损7110万美元。
◆Invitrogen,去年与应用生物系统公司合并,改名为生命技术公司。良好的现金流使得这家生物试剂与仪器供应商在去年9月底拥有6.75亿美元的现金在手。加上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基本保持盈利和良好现金流,使得这家公司现在拥有非常有利的并购扩张机遇。
◆Illumina,遗传分析仪器制造公司,过去几年发展迅速,员工人数增加4倍。尽管公司业绩成长和花费增长同步,公司还是积累了不少资金,去年9月底拥有现金6.5亿美元。如果价格合适,公司计划用部分现金购买新的技术或中小公司。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除了少数几家现金充足不必担心之外,多家企业维持不了一年。最近Elan提出要出售自己的公司,正在委托花旗投资银行做其财务顾问。Elan的新产品链应该是不错的,但公司手中现金实在不多,无力承受10多项处在临床试验的新药研发项目,加上现在股票严重超跌,融资不易,只能主动挂牌,要求被收购。如果一切如愿,大药厂或其合作伙伴将可能成为其新的股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