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蔓延,海外医药经济低迷不振,大批海外从业和留学人员蜂拥回国,全国各地政府企业也纷纷抛出橄榄枝,身怀绝技的“海归派”再次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多方面因素作用,海归人才成本达到历史新低。业内专家认为,海归回国将改善国内药研现状,有力地促进创新药发展。
海归成本直降
记者近日从多家人才网站了解到,近期医药行业人才求职整体期望低于往年同期不少,尤其是目前大量回国的海外留学和从业人员的薪金更是大幅下降。
据广州一生物制药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透露,该公司此前招聘的几个海归人才甚至在签约时都不敢问薪酬相关问题,“这如果在以往,他们一开门就要求十几万,现在我们倒省下了不少成本”。
中国药科大学董事局副主席、威尔曼药业董事长孙明杰认为,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海归人才回国从业的薪酬相对于以往肯定会大幅度降低,一般能够降到50%,甚至可能还会更多。
上述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分析认为,由于全球金融风暴的肆虐,海外从业和留学人员面临巨大就业压力而选择回国,身价自降;另外,在国家多年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重视人才培训的国策下,国内医药行业优秀的高技术研发型人才已经有一定的储备,这对海归在国内高薪就职形成竞争。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在国家深入国际交流和鼓励出国留学的环境下,近年来很多国内学生或者工作人员出国就是为了图个“海归”的背景,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海归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大幅降低。
也有专家指出,经济危机对于有技术和才能的海外人才影响并不明显,尤其是在新药研发领域的技术型人才影响就更小。
孙明杰表示:“目前我们也在招聘,但是尽管回国人员很多,真正能用的人很少。我们也考虑向有关部门建言,有选择地聘用“海归”。目前国内也有很多优秀人才,对待“海归”人才和国内人才应该一视同仁,由于药品研发周期长,应该在作出成绩后再给予相应的奖励。”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及公共事务总监赵疏梅则认为,企业应该根据公司自身规划选择人才,“研发最终还是要走向市场,如果企业本身需要国际化,海归人才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促创新药新一轮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药品市场的品种迅速增加,国内用药的差距与发达国家迅速拉近,中国医疗卫生国际化进程再迈一大步。这其中,海外回国人才功不可没。大量海归人才一方面从国外带回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迅速地推动了国内药品生产开发;同时,海归人才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又促进国内优秀的传统医药走向国际,带动国内企业走出去。
事实上,以海归派领导组成的“跨国技术团队”是产业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特殊载体,因为大多数海归人士本身既怀有先进的技术,在药品开发领域具有国际优势,同时又具有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和视野,熟悉国际科技产业动态和经营规则。如广州天普生化、深圳微芯生物等大批生物科技公司和药研机构,他们都具有海归人才的领导背景,其经营团队是国际性人才,技术研发与国际同步,因此能够创造突出的技术和市场业绩。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海归人才多为技术研发型人才,而创新药物的平均研发周期长达十几年,因此海外人才回国对整体医药产业影响不大,但对行业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赵疏梅表示,整体来说,海归在知识系统、技能储备和观念上有一定的优势,对创新药发展的促进是肯定的。
孙明杰认为,海归人士回国创业办厂的可能性很小,大多会在药品研发领域,组团创建研发机构,与国内外企业合作,进行委托研发。他分析,大量海归人才的回国对目前主攻仿制和改剂型的研发机构会有所帮助,尤其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开发创新药的环境下,对中国创新药会有比较大的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