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校园行——复旦大学之行
[人民网传媒频道]:2012年4月26日14:30,“人民日报校园行——复旦大学之行”将正式启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副总编辑谢国明将率人民日报社著名编辑记者走进复旦大学,与复旦学子现场交流对话,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主持人 赵婀娜]:接下来就进入咱们今天主题活动最重要的环节!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出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做主旨演讲,题目是《人民日报的历史担当与创新追求》。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尊敬的朱之文书记、杨玉良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很高兴来到复旦大学与大家交流。实际上,人民日报与复旦大学,深交已久。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时,人民日报曾发表一篇评论员文章祝贺,题目是《勇担历史重任,服务民族振兴》,这是对复旦贡献的中肯评价。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感到了强烈的共鸣,因为在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感上,在各自领域所做的贡献方面,人民日报与复旦大学,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历史担当。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今天上午我参观了复旦大学,更加深了这种认识。同时对我个人来说,我也后悔来的晚了一些。在复旦的校史馆上,让我写两句话,我说“复旦与人民日报社相遇贵相知”。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除了这种精神气质上的相通,人民日报与复旦,还有着更深的渊源。大家看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日报”这四个字。这是人民日报老记者何燕凌在华北根据地请薄一波同志向毛主席讨来的。毛主席一共写了十六个字,也是何燕凌从中选出四字描摹下来,制成报头,沿用至今。何燕凌就是我们复旦新闻系1946届的毕业生,今年已经80多岁了,今年或许也会回复旦新闻学院参加“人民日报研究”系列讲座,我们可以听到更多的故事。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建83年,桃李遍及中国新闻界。仅是人民日报领导层,就有过复旦毕业的余焕春、周瑞金、李仁臣、徐如俊、詹国枢,也包括今天在座的谢国明,他现在可是人民日报编委会中的“壮劳力”。我们这次校园行队伍中的唐宁、李泓冰、吴焰等几名“大将”,以及祝华新、田俊荣等业务骨干,都是从复旦培养的。他们带着“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复旦校风,为人民日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离开复旦高材生,人民日报的队伍就不够雄壮,人民日报的风貌就有所损失。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历程中,作为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一代代复旦人以创新智慧和改革勇气让革命与学术的火种薪火相传,对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贡献卓著。在人民日报北大校园行时,我曾向大家说过一番心里话,作为一个现在还是人民日报的“头”,一年后将成为人民日报退休的“老头”,在这里,也想送给复旦的同学们几句话:你们是未来中国的领导者,将成为中国的社会栋梁,或成为管理中国人的中国人,如果你们都不了解人民日报,那我们就对不起人民日报的前辈,也对不起人民日报的未来。所以今天来,就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些人民日报的情况,人民日报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想法。希望同学们走近人民日报、认识人民日报、了解人民日报。下面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一、人民日报的历史担当:见证历史发展,推动时代进步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我们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在宽松、多元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恐怕是你们的生存方式,你们不太看报,看报恐怕也不看人民日报。因为你们对人民日报可能有一种印象,就是它很刻板。几年前,我们报社一个年轻编辑在网络论坛发帖征集报道线索,结果却被很多网友跟帖嘲笑、挖苦,让他“很受伤”。当然,没能让年轻读者了解人民日报,这是我们的失职。然而,如果这种习惯性的不屑,是因为不看、不了解,是否也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跟风心态呢?我觉得作为未来中国的栋梁和精英分子,同学们不能不知道人民日报到底是一张怎样的报纸,办人民日报的,又是怎样的一群人。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近期发生在我们金台园中的几件事。从这几件事中,大家也许可以初步了解一下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近期最受关注的新闻,莫过于薄熙来事件了。在这一事件的宣传报道中,人民日报,尤其是人民日报的评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翻开4月11日各地的报纸,不管是党报还是都市报,几乎都在头版转发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接下来的两篇评论员文章《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也同样影响巨大。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这三篇评论,是我们评论部主任带着两个“80后”年轻人,在2天之内拿出的。三篇评论员文章之外,我们还在头版的言论栏目“今日谈”中,连续刊发了8篇相关评论。如果说播发消息只是信息通报,那么这些评论,就是确定基调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统一全党全国思想认识、安定民心稳定大局的作用。这些报道和文章,既及时公开事态,又适时发表观点,显示了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具有很高的政治价值、新闻价值和现实针对性,应该能写进政治史、新闻史。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人民日报在这一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很好地证明了,人民日报仍然是我国主流舆论的首席代表。她从来就不是一份普通的报纸,而是如中央领导同志所强调的,“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翻看一下人民日报64年的历史,可以说在中国,从没有一张报纸像人民日报这样与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与主流意识形态如此密切相关,从没有一张报纸像人民日报这样与党和国家的荣辱沉浮如此紧密相连。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要介绍的第二件事,是一个好消息。明天,在浦东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民网将要鸣锣上市。4月17日,我们进行了上市前的路演,今天我们校园行队伍中的人民网总裁廖玒是路演主角。经过路演形成的发行价大大超过我们的预计和预期。没想到在当前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对人民网却申购踊跃,效果很好。后来按规则定在20—22.5元,为了让利于民,最终人民网取了下限。几天前,网上申购的中签率仅1.5%,也就是说,平均申购每200股只能买到3股,这是少有的低获配率,也可见对人民网的认可。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路演大获成功,廖玒自然功不可没,他讲得好,也干得好,人民网这些年确实发展迅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报网融合”趋势之下,人民日报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大众化借助网络平台凝聚成可观的“文化价值”,这才会有资本市场的青睐。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在得到网民的认同之后,又得到股民的认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民日报没有自娱自乐、孤芳自赏,更不是无人喝彩、陷入边缘。这些年,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挑战,以人民日报、人民网为代表的人民日报媒体方阵最关切的问题就是,如何积极融入时代洪流,完成应当承担的使命?我们深知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始终与时俱进,才能实现价值、起到作用、受到尊重。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大家看看这些人民日报的版面、报道、评论,是不是会觉得,这是一份跟你们想象或许不太一样的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要介绍的第三件事,是我们报社的一次外事活动。4月13日下午,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一行9人,来到人民日报社访问。这是“9•11”事件后,美国驻华大使首次访问中国新闻单位。他在人民网强国论坛跟网民进行了交流互动,还与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进行了座谈交流。他在人民网的时候,直接跟我们人民网的工作人员对话,在和人民日报的青年编辑记者交流时,全部都是用的英文。最后访问后,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切身感受到人民日报社员工的热情和活力,人民日报社从社长到普通编辑记者的开放和自信,让美国使馆的官员深受触动”。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骆家辉来人民日报,也有点小曲折。刚开始,美使馆第一次与我们的对外部联系时,说的是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的主要领导到大使馆去,参加骆家辉的宴请并进行采访。经过我们与美使馆新闻官的多次交涉,骆家辉最终决定把人民日报社作为其上任后首个正式拜访的中国媒体。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骆家辉的来访,实际上也只是我们每年大大小小外事活动中的一场。但这也让人想到国外政要评价人民日报的一句话:“你可以喜欢它,可以不喜欢它,可以赞成它,可以不赞成它,但你必须重视它,研究它”。人民日报是中国的第一大报,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影响力考量确定的世界十大报纸之一。在很多驻华使馆,人民日报订阅量很高。有的国外新闻机构驻华记者,要雇专人给他读人民日报。国外的许多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都以人民日报为观察和研究中国问题的文本和参照。可以说,在全球化的时代,人民日报是世界“打量”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近期发生在我们报社的这三件事,也许能帮助同学们对人民日报有个感性认知,从几个侧面,理解它的政治使命、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我们的报纸,每天24个版,相对中国高歌猛进的发展,或许还有点单薄。但是,如果把这张报纸放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看,的确是“六十年风云一纸书”。这张报纸上,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有改革开放、南方讲话,有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几代人的努力,几十年的坚守,这张报纸展示和揭示的,是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道路,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艰辛探索,是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见证历史发展、推动时代进步,60多年来,这是每一个有勇气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民日报人的心声。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二、人民日报的创新追求:从单一到复合,从宣传到传播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注。这让我们欣慰,这说明人民日报媒体形象的影响和提升,但也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压力:如何更好地回应和解读民意,更好地承担起“舆论航标”的功能?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最近,报社国际部一位年轻编辑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分析了我们一篇国际评论的网络反响。她发现,在环球网的全文转载下,77%的读者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而新浪微博一个知名账户以140字将该文编辑转载,打乱了说理逻辑,没有纳入关键语句,网友的反映就截然不同,55.4%的持否定态度,跟帖半数是发泄不满,甚至有很多不理性、不文明的言论。这位年轻编辑提出,不能把微博这个阵地拱手他让,要主动出击,建立本报官方微博,推介优质作品。这份报告我让印成编委成员阅件,并开编委会专门进行讨论,会议决定在进行准备基础上推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一个年轻编辑的建议,带来一次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握手,这也源于人民日报人在新媒体格局中强烈的“危机意识”。一次社内编辑记者培训,有一场讨论同样对我们触动很大。也是一位年轻编辑说,人民日报现在的发行量是280多万份,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是相对而言仍较少。他举出了我们的“对手”:“微博女王”姚晨,粉丝1955万,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即便不算微博“转发”后的间接传播,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的确,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舆论生态,既要应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也要迎接新兴媒体的挑战;既要参与国内舆论格局的变革,又要参加国际信息传播的竞争。“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这是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对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的要求。要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仅仅强调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已远远不够,更需按照总书记要求:“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创新形式、方法和手段,靠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公信力来争取受众、凝聚人心、促进共识。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对人民日报而言,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是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建立现代传播体系。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我们现在说人民日报,已经不仅是说每天24个版的这张报纸了。人民日报的内涵已经拓展,她是一个媒体方阵,包括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人民搜索,人民数字、环球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健康时报、证券时报,还有新闻战线、人民论坛、文史参考等20多家社属报刊。人民日报这个媒体正在走向“全媒体”。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新媒体是人民日报的新生力量。在传统媒体中,人民日报比较早就敏锐地意识到了互联网的挑战,并率先提出创新与应对之策,创下很多"第一"。1997年人民网创立,比搜狐、新浪还要早几个月;1999年5月人民网"强国论坛"开通,这是中文互动社区的序幕;2008年报社正式制定了报网融合战略,在多媒体环境中延伸党报的生命力;现在,人民网又将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被称为"官网上市第一股"。既有大报,又有大网,这种格局目前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新媒体的运用,既是盘活人民日报的过程,更是激发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资源的过程。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同时,我们也在搭建民间舆论平台,这就是备受瞩目的《环球时报》。现在,这份报纸的日发行量近200万份,还创办了英文版。它在解读中国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表达中国民众和政府的国际利益诉求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像在奥运火炬巴黎传递受阻的第二天,CNN的记者就曾在电视镜头前举着当日的《环球时报》,向世界介绍中国民间的反应。人民日报代表中国官方的声音,代表中国国家的立场;环球时报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民间的态度,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担负着为国内读者解读世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任务。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有三句名言,"透明度决定公信度,话语权决定主动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今天这个时代,人民日报必须构筑自己的媒体阵营,在面对不同受众的对象化传播中,实现自己的传播效果,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官方声音与民间舆论呼应"。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与构建传播新格局相对应的,是传播观念的变革和创新。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听过年轻人的调侃,看半天微博,要看七天新闻联播才能治愈。这个调侃说明,中国目前确实存在着两个舆论场,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而忽略另一个,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都会有失偏颇。2008年,我们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组建时,就提出打通体制内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而打通这两个舆论场,传播观念的变革和创新,首当其冲。在这方面,人民日报近年来抓思想、抓深度的探索,最有代表性。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抓思想的突破口,是评论。去年7月,人民日报以"本报评论部"署名,推出一组"关注社会心态"系列评论。包括《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等,新浪微博转发10万多条,凤凰网转载其中一篇评论十几万网友参与评论,被很多地方党委列入中心组学习的材料。今年又推出"深化改革认识论系列",引来强烈反响。寻找"最大的公约数"、形成社会共识,赢得社会理解、共鸣,已成为人民日报评论引领主流舆论、疏导公众情绪的主要方式。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批评人民日报不是一流而是二流报纸,因为它不谈理论不谈思想。我们感到如果不在为党立言上有强音,不出思想,不出观念,不出见解,就很难赢得人民日报作为党的言论机关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逐步形成了这样的评论发展格局。这是我们评论发展的路线图:1980年办的今日谈;1989年办的人民论坛;2005年办了人民时评;2010年办了观点版。还有一直以来有着比较强的影响力的任仲平文章、人民日报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何振华文章等等,还有国际评论、文艺评论等各部门各版面的评论专栏。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这是以"党心和民意共鸣"为宗旨的"人民时评":24小时内的新闻热点,迅速梳理点评,以评论方式进行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体现主流媒体舆论导向的窗口栏目。在周老虎事件、网友被跨省追捕事件、石首群体性事件、徐武与被精神病现象、广东乌坎事件等舆论聚焦之际,都敢于直面回应,理性分析,展现了党报评论的追求。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这是以“寻找最大公约数”为宗旨的“任仲平文章”。李长春同志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曾风趣地说,要见见“任仲平同志”,向“任仲平同志”问好,其实,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每一篇任仲平文章,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的《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探析“现代化”这个公约数,建党90周年的《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抓住了“信念、信仰”这个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前后,我们发了三篇任仲平文章,这三篇文章,以你们的师姐,在座的李泓冰为首席的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同志是主要的作者。这些任仲平文章都是大型宣传报道中的点睛之笔、领衔之作,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读者网友的好评。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在抓深度方面,近年来人民日报也有不少名牌栏目、代表作品。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几天前,美国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的用户习惯报告,称在整个亚太地区,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了正面评论,约有62%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因此,有专家称,中国不少网民患上了所谓的“坏消息综合症”。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一些网民热衷传播“坏消息”,和新闻传播特点有关,西方一直宣传“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坏消息因其“反常”,更容易成为新闻。而网民喜欢转发“坏消息”,市因为“坏消息”成了承载负面情绪的渠道。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我们感到,为弱势群众张目,为社会良知呐喊,值得鼓励,但是,“偏好负面新闻”未必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真相有时也会在“坏消息效应”中迷失,“习惯性的质疑”可能会伤害推动社会前行的正面力量。这种社会情绪下更需要主流媒体的作为和担当。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由此,2011年1月,人民日报推出了一个“求证”栏目,以严谨翔实的记者调查,聚焦新闻事件,对一些不实传闻给予澄清。比如最近的《哪些国家提供了免费医疗》,关于这个报道当时人民日报发挥驻外记者的作用,从而澄清“全世界只有20多个国家没有实行免费医疗”的传言;再比如《“月薪万元缴税6600元”说法不准确》,则在个税调整关键时期,为百姓算了细账,指出传言中的常识性错误。这就是“求证”专栏。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在碎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完整的信息;在浅阅读的时代,要给出更深刻的思想--这是人民日报这些年来新闻探索的心得。我们的理论部有“六个为什么”、有“任理轩”文章,专业部门有以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代表的大型综述和各类民生的政策评述,栏目有“人民观察”,在座的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主任曹焕荣是这个栏目的“总设计师”,带有探索性质的。还有“热点解读”“政策解读”等一系列深度报道专栏。有影响的深度报道这些年也越来越多,仅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教育、就业等话题,就有《五问中国教育》,《谁在逃离北上广》、《逃回北上广》等。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同时,舆论监督报道也是人民日报的亮色。这是近年来人民日报的一系列舆论监督报道。有《不该发生的事故为何发生》,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追问"7·23"事故;《云南体育比赛为何乱象频出》独家披露体育比赛背后的利益驱动,直接促成了当地的专项整改……《人民日报》从来就不是“幸福报”、“赞歌报”,人民日报老社长范长江对报社同仁说过这样的话:“人民日报应当是目光四射、机动灵敏的思想斗争工具。对于任何错误倾向不加批评,就没有尽到人民日报的责任。”在这一点上,人民日报的同志没有失职。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人民日报在传播理念和方式上的追求,也可以表述为两句话“在风云激荡中引领思想,在众声喧哗中回应民意”。我们相信,只要能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时代脉搏,就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推动时代前进。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三、寄语与希望:发现我们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品格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作为一座走过百年历史的名校,一张经历半个多世纪风雨的大报,复旦大学与人民日报一样,曾经沧海,过尽千帆,见证和推动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和奋起。我们知道,“复旦”的校名,选自《尚书》中的名句,寓意自强不息。今天来跟大家交流的最后一部分,想与同学们探讨一下:在我们的时代,作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素养和职业素质?在今天办一份主流报纸,需要保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格?讲三点心得,与同学们共勉。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1.面对众声喧哗,打造恒定的价值观。社会转型期,也是体制转型和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各种矛盾凸显期。在互联网上做个“愤青”相对容易,“愤青”的存在恐怕在现在也有一定的社会合理性,年轻人需要保持对社会不公正不合理现象的痛感和批评能力,但13亿中国人属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的新生代同时成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与党和政府一道,与全体公民一道,来改革和完善我们的体制机制,以脚踏实地的理想、持久稳定的价值,来推动国家民族的进步。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2.面对急功近利,磨练沉稳的职业观。现代社会,需要宽广的知识结构,复合型的从业技能,职业化和专业化是职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基石。面对急剧变化的舆论场,新闻工作者同样如此,需要坚强的党性人民性,也需要才气灵气。在人民日报的历史上,有很多名记者、名编辑、老报人。有的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记者,即使做领导了,还喜欢长年在基层奔波,以实践为课堂,拜人民为老师,视新闻为天职,这样的职业观,值得我们学习。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3.面对浮躁偏激,塑造大气的世界观。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若想位居主流,就得做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做网络偏激情绪的缓释剂,做国民心态的压舱石。这是主流媒体应尽的责任,应有的气度。我们追踪网络帖文,但不能做网络帖文的印刷版;我们关注网民意见,但同时要为网民提供专业判断。办报和做人做事一样,都需一份社会责任、社会关怀,都要有一种大家气象、大家风范。
[人民日报社社长 张研农]:同学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我们将见证我们国家漫长艰辛的转型历程,也必将见证我们民族走向复兴的辉煌时刻。正像马克思所说的一样,最先朝气蓬勃投入新生活的人们,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无论今后你们从事什么工作、选择什么生活,都希望你们能够记住,中国需要那么一群人,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这个伟大的国家、这个伟大的时代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我们相信,你们会把经天纬地的锦绣文章写在祖国大地,写在人民日报的字里行间。人民日报欢迎大家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