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2012年图腾年的一大看点,就是作为消费市场宠儿的“天价”月嫂,媒体最新报道称,现如今,北京上海的月嫂,最高月薪已经高达1.5万,收入甚至赶超医学博士。在我看来,月嫂天价高薪更像是媒体恶意炒作的噱头,而非中国人关于对坐月子问题的小题大做。
抛开月嫂天价高薪的事实不谈,就月嫂这个职业存在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北京卫视曾经做过一期关于“坐月子要不要请月嫂”的节目,双方讨论的核心问题,一是月嫂这个只在坐月子期间存在的职业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二如果有必要,那么她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和“价位”存在?这些问题值得思考,但我认为,比这更值得思考的是“什么是坐月子”,以及“怎么坐月子”的问题。
当下过分盲目迷信“月嫂”功能的现象,与刚刚过去一年的日本地震核泄漏引发的抢购“碘盐防辐射”所制造的恐慌,实属异曲同工。从医学角度而言,“坐月子”是人在经历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之后,生理机能一个正常的恢复过程,只需注意休息均衡营养即可。但如今,就是这个非常正常的过程,变得很不正常:本该宝宝完成的吸奶动作要由月嫂“接任”,应该保姆烹调的清淡饭菜要由月嫂“掌勺”,月嫂成了产妇完成生产后比助产士在行的“专家”,比营养师专业的“顾问”,更重要的是,月薪超过了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医学博士。
月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当一个服务行业衍生出来的职业,变成多项专业的集合,而且由家政保姆升级而来,我对这种职业本身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有人认为,天价月嫂背后,尽管隐藏的更多的是关于理性的思考与判断,但更重要的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历史现实。自“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以来,中国的孩子就成了跟石油、煤炭一样成了稀缺资源,中国的家庭结构,往往是两代人、三个家庭守着一个孩子,单一的线性延续奠定中国的消费“新贵”,经历了紧衣缩食的老一辈和过惯了娇生惯养的这一辈,在所有与孩子相关的消费面前,丧失理性的立场,常识的判断加入了盲从跟风的大军。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常识的厚度显得一场单薄,尤其是在披着“科学喂养”外衣的专业知识面前,常识更像是浅识和薄见,殊不知所谓月嫂的专业知识不过是一些关于“坐月子”的基本常识,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学习来得到满足,而不是一味迷信。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市场的月嫂40%是因为收入高才做这一行,其中20%的来自农村,46%是下岗女工,市场构成可谓良莠不齐,自然也谈不上什么专业水准,盲从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在我看来,月嫂以及高薪月嫂的现象,并非一个单独存在的消费现象,背后折射的更多的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引导。对于天价月嫂的争议和讨论,并非出自一个医学博士的社会价值贡献于月嫂之间的价值比较,而是认为在一些类似感冒发烧的恢复的周期问题上,应抱持基本的认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