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 Metronidazole该化学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微臭,味苦而略咸。在乙醇中略溶,在水或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极微溶解。熔点为159℃一163℃。
作用与用途
1.具广谱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腹腔及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骨和骨关节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脆弱拟杆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脑脓肿、败血症及脑膜炎等,此外还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 2.本品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而显示抗厌氧菌作用,对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则无效。对下列厌氧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①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②梭形杆菌属;②梭状芽胞杆菌属,包括破伤风杆菌;④ 部分真杆菌;⑤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等。
3.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80%以上,250mg, 500mg口服和2000mg,1~2小时血清药物浓度达峰,分别为6μg/ml,12μg/ml和40μg/ml。静滴本品15mg/kg,以后每6小时滴注7.5mg/kg,血浆药物浓度达稳态时峰浓度为25μg/ml,谷浓度可达18μg/ml。
4.本品在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乳汁、肝脓疡的脓液中,也可进入脑脊液(正常人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血液的50%)。在体内,经侧链氧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代谢,有20%药物则不经代谢。其代谢物也有一定活性。甲硝唑及其代谢物大量由尿排泄(占总量的60%一80%),少量由粪排出(6%一15%)。t1/2约为8小时。
5.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上述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和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对败血症、心内膜炎、 脑膜感染以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结肠炎也有效。治疗破伤风常与破伤风抗毒素(TAT)联用。还可用于口腔厌氧菌感染。
6.抗原虫 阿米巴病 滴虫性阴道炎 蓝氏贾第鞭毛虫 等其他寄生于腔道中的毛滴虫和鞭毛虫。 7.1987年,WHO将其列入抗感染的基本药物。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应用,发现其有不少新用途,现简述如下。
高脂血症 国内魏氏报道,用甲硝唑和安妥明对照治疗高脂血症患者73例,治疗组52例,服甲硝唑每次0.4克,1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21例,服安妥明每次0.5克,1日3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甲硝唑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73.7%,与安妥明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甲硝唑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降脂速度快,疗程短,其降血脂的机制不清楚。
消化性溃疡 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是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的病原菌,亦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资料表明:约有70%~90%的胃溃疡患者和95%的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定植,而该菌对甲硝唑敏感。用法:甲硝唑每次0.4克,1日3次,疗程4周。
克隆病 国外报道5例克隆病,病程4个月~12年,用甲硝唑0.6~1.8克/日,治疗1~4周,症状改善,且疗效高于硫氮磺胺吡啶。作用机制可能包括:
1、抗微生物作用;
2、免疫抑制作用; 3、对组织愈合的直接作用。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是肠道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并在坏死的粘膜上有伪膜形成,本病的发生与长期应用抗生素有关。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该药停用后易复发。文献报道,用甲硝唑治疗伪膜性肠炎同口服万古霉素同样有效。用法:甲硝唑每次0.6克,1日3次,7~14日为1个疗程。
慢性结肠炎 关于本病病因目前趋向于自身免疫学说,甲硝唑治疗有效的原因可能与某种免疫抑制作用有关;亦可能与结肠内菌群密集,硝基还原中间代谢产物形成,对病变粘膜有修复作用有关。用法:甲硝唑每次0.4克,1日3次,口服。15日后改为每次0.2克,1日3次,口服,30日为1个疗程。
肠道蛔虫病 国内秦氏用甲硝唑试验性治疗肠道蛔虫感染150例,每日三餐前半小时服0.4克,连用3日,排虫总有效率为54%,且副反应少。
慢性肝病牙龈出血 用法:甲硝唑每次0.2克,1日3次,用药后2~7日牙龈出血完全停止,近期有效率为100%。其作用机制为:甲硝唑具有缩短凝血时间,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作用;亦有抗肝素的抗凝血作用。
破伤风 近年来研究发现,甲硝唑具有抗破伤风杆菌作用,适用于对TAT过敏者。用法:甲硝唑每次0.6克,1日3次,连用7日。
肝性脑病 国外有人对18例肝性脑病患者用甲硝唑和新霉素作对照治疗,随机分组,每次口服新霉素1.0克或甲硝唑0.2克,1日4次,疗程为1周,结果表明,治疗肝性脑病二者疗效相仿,因而可弥补新霉素的某些不足,可能与其对小肠厌氧菌的抑制而减少内源性氨的生成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