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3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医生、药品生产企业和公众高度关注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的风险。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拉米夫定可能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与替比夫定引起的肌肉 骨骼系统损害相似。替比夫定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统损害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肌痛、肌酸激酶增高、关节痛、横纹肌溶解。而通常肌痛、肌酸激酶增高在及时处理后效果良好,但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为横纹肌溶解。《第3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称,虽然这两个药品的说明书已明确了此类不良反应,但鉴于该不良反应的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将有利于患者预后,所以再次做出提醒。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介绍,横纹肌溶解症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大部分由药物引起,例如一些降脂药、β2受体激动剂等,而少数由于不当运动。主要症状有尿色异常、病变部位肌肉退化、无显著症状的虚弱或肌痛等。而一旦严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立即救治。
因此,国家药监局提醒医生在临床选择用药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及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权衡利弊,并将可能的用药风险告知患者,在患者持续用药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变化,以及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肌肉触痛、关节痛等症状,应考虑药物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立即停药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