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刚一睁眼,柴米油盐酱醋茶扑面而来。虽是十二万分不情愿,揉揉惺忪睡眼,还得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的脚步一旦迈开,往往就停不下来了,“偷得浮生半日闲”成了一个小奢望。最可怜的是,甚至奢望不起……
悲喜离合,月缺月圆,总有几个人值得你停顿片刻,一吐心声。信手拈片清茶,来吉曲卧塘闲话家常,有何不可?
为争夺“制高点”
家长“杀”红了眼
李丽(化名)是一名10岁的小学生,刚和记者闲谈时她很紧张。“我是班长,课余时间最大的爱好是看书,这个暑假我要看‘四大名著’,还要学习民族舞、钢琴。”李丽说。
后来,记者在学校门口见到前来接孩子的李先生才知道,看“四大名著”等都是李先生的安排。“孩子的成绩还不错,所以暑假里我不打算让她补习文化课。看书、学习民族舞、钢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修养,以后在内地上大学才不至于被比下去。”李先生说,当年,他就因为什么都不会,大学时才成了“边缘人”。
私下里,记者问起李丽真正的想法。李丽说,暑假里她最喜欢的是早上起来看漫画,吃完饭后跟朋友跳皮筋,下午看电视……然而,李丽的想法一个也无法实现。
像李先生这样为孩子规划未来的家长非常普遍,为了孩子比别人多一点优势,家长们相互比拼谁的安排更详细、更周全,恶性竞争的结果是孩子的时间全部被人为“规划”了。“杀”红了眼的家长都忽略了孩子们的自由,总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比别家的孩子少学了什么本事。
“让我们荡起双桨”
成为古老的传说
走进拉萨多家学校的课堂,记者发现戴眼镜的学生几乎都在一半以上。“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经典的歌声在校园依旧能听到,然而,歌词中描述的场景对很多“小眼镜”已成为古老的传说。
记者随机采访几名中小学生发现,有的小学生已开始自学第二门外语(日语、法语等),有的中学生已经开始预习高中教材。学习之外,跳格子、捉迷藏、打四角板等曾经吸引孩子们的游戏已经被遗忘。
次仁央吉说:“游戏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们学到的沟通、交流能力,协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任何一个家教老师在补习班里无法教给孩子的。有时候,家长看似合理地安排了孩子的暑期生活,其实却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习之余,家长们不妨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荡起双桨’。”
家长应换位思考
再做一次学生
对于家长们“热情”参与孩子的学习,周志红说:“请家教不是花钱买心安,你知道你的孩子上几年级吗?你知道他的科任老师是谁吗?你知道他对这门功课的全盘掌握情况吗?”
走访多位家长及老师,记者发现,60%的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掌握全凭一张张成绩单上的分数和名次。分数不理想、名次下降,心急的家长便忍不住“开药方”,巴不得一夜之间让孩子的成绩提高到100分。
周志红表示,至少有80%的男家长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很多甚至从未参加过家长会,也从没进过孩子的学校。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再做一次“学生”。“他喜欢哪门功课,这门功课的特点是什么,家长应该知道。只有全盘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家长才有发言权。严格地说,当好学生家长就应该从一名学生做起,不要凭着一时的热情让孩子学这学那,要求孩子达到不可能完成的预期目的。”
上一篇,拉萨中学教务科科长周志红与本报记者探讨了家教的误区。周志红提出,家教应回归传统,提倡家长对孩子要言传身教。
14日,记者采访了数位家长发现,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其实并不少,但基本都片面强调成绩。豆蔻年华,“沦为”家长们实现自身意愿的“战场”。著名作家、拉萨中学高一藏语文教师次仁央吉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像冲锋口号一样,驱使家长们拽着孩子拼命‘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