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可以引发肾炎,即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致肾脏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肾炎或肾病的症状,称为乙肝相关肾炎。儿童患者较成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在乙肝流行区,其肾炎发生率高,而肾炎患者的乙肝病毒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乙肝相关肾炎起病多种多样,其肝炎表现多不明显,不少病例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肝炎与肾炎发病间隔时间数月至数年不等,病程中见蛋白尿、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多数病人血压及肾功能正常。有时肝肾损害同时存在,肾病表现可不典型,部分患者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其病理性质为正虚邪实,病理特点是湿热瘀毒郁结,肝、脾、肾失调,出现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正气虚弱,邪毒内伏,病势迁延的病理变化,中医辨证分型如下。
脾肾阳虚证见胁痛呕恶,尿黄尿频,眩晕乏力,颜面或四肢浮肿,尿蛋白阳性,乙肝表现抗原阳性,舌苔薄白质淡,脉沉细或滑。治以健脾补肾法,用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生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山药、肉桂、附子(先煎)、当归、茯苓、泽泻、山萸肉、制首乌、半边莲、贯众、败酱草等。
湿热瘀毒证见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呕恶厌食,失眠心烦,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或腻,舌边尖有瘀斑,脉弦涩或无力。治以利湿解毒化瘀,用黄连解毒汤合复元活血汤加减,药选黄芩、黄连、栀子、土茯苓、贯众、益母草、白花蛇舌草、丹参、赤芍、云苓、泽泻、半边莲、茵陈、大黄、公英等。
肝肾阴虚证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胁痛呕恶、腰腿酸软、眩晕 耳鸣、舌红少苔,脉弦细。治以滋肾柔肝兼清化瘀毒,用一贯煎加味,药用生地、白芍、麦冬、当归、贯众、制首乌、山萸肉、半边莲、白茅根、丹皮、女贞子、旱莲草、川楝子、郁金、白花蛇舌草等。
肝郁气滞证见胁腹胀闷,甚则隐痛绵绵,胸闷气短,嗳气频作,呕恶少食,或周身浮肿,腰膝无力,或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祛湿,方用柴胡舒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选柴胡、枳壳、香附、白芍、川芎、白术、山药、云苓、党参、泽泻、半边莲、公英、板蓝根、青陈皮等。
乙肝相关肾炎的治疗要辨明虚与邪实的侧重,辨湿、热、毒、瘀的主次与兼夹。乙肝病毒犯肝,属血分热毒;肾病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属中医“瘀肿”范畴。所以,在辨证用药的同时,适当选加凉血化瘀、活血祛瘀、散瘀消肿等中药,对清除乙肝病毒、消除蛋白蛋等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