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是“5·12”地震重灾区,地震中倒塌房屋和无法再居住的危房占了总户数的78%。国家为甘肃划拨了重建基金256亿元,均已划拨到位。近日记者调查发现,文县多处援建房不同程度出现质量问题,部分灾民无法入住,至今住在救灾帐篷里。国家划拨的中央重建基金中有8000多万产业重建基金至今没有发放,被当地政府变为借款。
援建房质量堪忧 数量不够
在文县尚德镇任家坝村上任家坝社,记者看到,44户集中修建的灾民援建点已经建成,但许多房子有裂缝,有的承重的房梁已经断裂,不得不用角铁加固。一位正在做午饭的村民告诉记者:“质量这么差的房子,每平方米造价1000元。每户59平方米,室内没有设计厨房,冬天只能在室外做饭。”
“在建设援助点时,没有经过公开招标,承建方是镇政府找的临时施工队,没有公开规划图纸,甚至没有工程监理。”任凤贤、韩国庆等村民称。村民现场为记者砸开墙体,发现砖与砖之间很多处根本没有浇注沙石和水泥。
援建点出现上述问题后,经甘肃省建设工程设计研究院专家鉴定,结论为:停用房,无法使用。施工方桑繁荣和居民对此鉴定结果表示认可。桑与村民签署协议,给付每户村民修复加固费用3万元,协议书表述,桑给付该费用后,不再承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终身制责任及以后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援建房房屋数量也不够,据任家坝村民介绍,援建点申报计划是62套,结果只修建44套,人多房少导致很多居民至今依然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碧口镇响浪村灾民援建点建成已经一年多却空无一人。村民谢某称,村民没有入住的原因是该工程是半拉子工程,建成后房顶没有上梁和瓦,“上瓦要自己出钱,每户一万多,灾民根本拿不出来钱,村民与镇政府理论多次无果,只能闲置。”
一位村民说:“我们这里与青川只有一山之隔,看到那里灾民援建点建设得漂亮整齐,我们很羡慕。”
文县县委宣传部负责人称,部分灾民房屋质量有问题确实存在,县里已经协调相关施工单位对居民做了补偿。任家坝村多位村民反映,补偿协议书已经在2010年3月与施工方签订,但至今未得到补偿款。
中央重建基金变成借款
甘肃省灾后重建办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央重建基金拨付给陇南市(下辖文县)共5.2亿元作为援助产业重建。文县产业重建共计22项,中央重建基金8148万元,已经分三年拨付到位。这部分专项基金使用状况又如何呢?
文县白马风情寨是该县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政府将该公司定为旅游灾后重建项目,并按文县发改委上报的重建规划得到中央重建基金指标。2010年5月20日,陇南市发改委给文县发改委的批复文件称,为白马风情寨安排中央重建基金200万元,自筹407万元,请尽快办理拨付手续,确保资金及时到位。该公司总经理赵广田表示,“前不久县政府同意给钱,但国家专项划拨的重建资金却变了性,变成了借款,县政府要求我们分三年还清,而且还要我们提供抵押物。地震后房屋都倒塌了,哪有抵押物?”
《文县中央重建基金项目年度实施计划》显示,中央重建基金分三年发放,每一年都有具体数目分配,直到现在,45家工业企业和水电企业均未得到中央重建基金,采访中多位企业负责人证实此事。
文县发改委办公室有关人士称:“中央重建基金产业重建部分确实没有发放,县政府做法是错误的,为何这样做要问领导。”文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不是文县的决定,陇南市有相关文件。
记者查阅陇南市政府(2010)61号文件显示,该市拟将中央专项重建基金变为重建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对象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核算、行业优势明显、信用良好的全市各类所有制工业企业。将基金变成了借款。
甘肃省灾后重建办的工作人员朱虎民表示:“陇南市的做法违反中央重建基金的使用要求,陇南市几次找过省重建办,想把专项基金改为发展基金,由援助变成借贷,我们没有同意。”
一位当地政府官员称,“仅产业重建这块中央基金就达8000多万,加上农业、旅游和灾民各类补偿款,文县政府至少截留1亿元左右中央重建基金。”
■记者探访
县城亮化工程搞得红红火火
一方面,灾民援建房质量堪忧且数量不够,同时企业重建基金性质被改变,另一方面,县城亮化工程搞得红红火火。记者发现,午夜的文县街路灯火通明,城区内所有建筑均霓虹闪烁。
文县建设局办公室主任薛玉明介绍,该工程2010年11月完工,总计投资2600万,全部由县财政拨款。他承认,针对亮化工程,有不少群众反对,认为钱没用在刀刃上。
一位当地群众说,地震后一些公路塌陷,至今没有修复,但县城道路两旁的楼房均装上了彩灯。这样的亮化工程其实就是面子工程。
据文县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张庆民介绍,亮化工程没有电表控制,无法确定用电量。“政府强行压制,我们也没办法。”
亮化工程的钱来自哪里,文县相关部门对此问题讳莫如深。一位当时参与讨论修建该工程会议的政府官员称:“亮化工程用的是灾后重建的结余款,这是领导在会上定的。” 据: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