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西、河北等地,此前曾带“寻子墙”巨型海报到各地走访
本报讯 (记者巴士广)“一定要找到孩子。”昨日,30多名中年家长拉开手中的“寻子墙”海报,坚定地说。这些家长来自江西、河北、湖北、广东、内蒙古、广西、福建、贵州等地,近日,他们陆续抵达北京,组团寻找各自失踪的子女。此前,他们曾经到全国多个地方走访孩子下落。
在寻子过程中相互结识
昨天下午2时许,海淀区半壁店村,在一家小旅馆的二层,房间里、走廊上,30多位中年人聚在一起,有男有女,但每个人看上去都心事重重,不时有人歪过头,和身旁的人低声交谈。
来自河北的郑先生说,2006年暑假,他15岁的儿子来北京找叔叔时走失,至今没有消息。几年来,在寻子过程中,他通过网络结识了很多“走失”孩子的家长,其中不少家长为寻找孩子,放弃了工作,有的几乎倾家荡产,常年奔走于各地,几乎成了“专职寻访人”。相识后,他们成了彼此的寄托,不时互相联系,提供线索和帮助。
来自广西北流市的黄先生不仅随身带着自己孩子的照片,还有北流市其余六名失踪孩子的信息。江西乐平市的何先生则担负着寻找自己儿子和邻居家孩子的重担。来自山西的一位家长手上,有一份山西省失踪孩子家长的联系方式。
“虽然到现在大部分孩子还没找到,不过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来自山西太原的刘先生说。
带“寻子墙”全国找孩子
这次“组团”来京的家长,还随身携带着一张巨型海报,这是他们的“寻子墙”。海报上,一张张孩子的面孔天真稚嫩,和这些家长疲倦的神情形成鲜明反差。
据一位家长介绍,这幅“寻子墙”长100多米,宽1米左右,上面都是失踪孩子的照片、样貌特征以及相关信息。“这些都是寻子联盟和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的,我们在寻子过程中,跟这些家长都取得了联系,大家互相帮忙,谁有时间,就组团到各地寻找孩子。”
一位杨姓家长表示,这幅海报上的孩子都有走失档案可查。他们曾经带着海报走过全国不少省市寻找孩子,“我们有寻子车,将海报挂在上面,希望沿途的人能提供点线索。”杨先生说。
据介绍,这些失踪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人拐走的。为此,家长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建立全国性的失踪孩子档案。
■ 寻子故事
寻女14年 欠债10余万元
来自山西大同的王女士身高大约一米六,尽管今年只有44岁,看上去却像是已经五十多岁了,皮肤有些粗糙,脸上布满皱纹。昨日,她身穿一件黑紫色的外套,说起话来,声音显得有些疲惫。
王女士的女儿是在1997年3月份“走失”的。“当时孩子8岁,出去玩,结果再没回来。”王女士说,14年来,她几乎走遍了山西的每一个县城,去过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还曾经5次来京,“但一直没有线索。”
被问及多年来寻找女儿的艰辛,王女士眼眶里充盈泪水。她说,丈夫是煤矿工人,收入微薄,她为了寻找女儿,常年到处奔走,家里欠下了10多万块钱的债务。每次出门找女儿,吃住都是大问题。大部分时间都是借住在别人家里,有时甚至要露宿户外。一路上,为了省钱,基本上都是靠步行。
王女士回忆,几年前她在内蒙古,身上带的钱用光了,只好一路乞讨,遇到好心人还能吃个馒头,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喝水果腹。还有一次,在山西大同,一天晚上,她出去寻找线索,由于天黑,摔了很多次跤,连磕带碰,回来后才发现自己浑身都是伤痕,“当时也疼,不过想到要找孩子,就顾不得了。”
“孩子今年21岁了,我都不知道她长成什么样子。”王女士声音里带着哽咽。不过,她随即擦了擦眼角的眼泪,语气变得异常坚定,“我不甘心,就算再难,我也一定要找到她。”
为省饭钱 到旅店倒头就睡
来自江西省丰城市的肖先生40多岁,曾经在广东惠州市打工,妻子和儿子都在身边。昨日,回忆起当时的生活,肖先生不停地说“那时候一家人可真开心”。
肖先生介绍,2007年2月14日晚,5岁的儿子跟着家人去超市时,不慎走失了。从那时起,他就打一阵工,攒点钱当路费,之后便辞职,骑摩托车外出找儿子。钱用光了,他就再找份工作,继续攒路费。
为了找孩子,肖先生已经骑着摩托车走了两三千公里路。一次,他正骑车找孩子,遇到大雨,泥泞的路根本无法行走,他只能在路边找了个破洞过夜,直到道路能够行车才离开。
还有一次,他的摩托车坏在了路上,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只好一路推着车走了三四个小时,才找到修理厂,当时,他已经累得几乎无法支持。
肖先生说,为了省钱,他到哪总是住最便宜的小旅店,进了屋喝点水倒头就睡,“这样就可以省下饭钱了。”冬天出门,天寒地冻,手脚都生了冻疮,还患上了关节炎。
“四年了,每年我都要骑车在江西和惠州走访一遍。”肖先生表示,如今,他已经找遍了江西省和惠州市附近所有的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他就会去,挨家挨户地问,“不管他在哪,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找到他。”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