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无疑是焦点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校长顾晓松建议,政府和社会应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设立“国家大学生创业基金”,对破解大学生“创业难”大有裨益。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之历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待就业群体。作为一种解决之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党的十七大就被提了出来。然而,尽管方是良方,但是效果却不佳,大学生自主创业始终未成气候。
顾晓松说,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成功率也低,这直接构成了负面的榜样效益。据悉,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比例超过20%;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低,仅为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
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尚待提高,另一方面说明社会缺少足够的支持。“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创业资金不足的难题。同时,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有待完善。我国的创业服务体系和机构还不健全,在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营造创业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
为此,顾晓松建议,设立“国家大学生创业基金”,给有创业意愿但资金缺乏的大学生提供启动资金。同时从制度上完善大学生创业基金设立体系,可考虑由国家为主要出资人成立类似风险投资公司的机构,由中央财政拨专款,地方政府、高校给予匹配,并吸纳社会捐资,贷款给大学生创业项目、入股大学生创业企业或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等。同时,接受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不断充实创业基金。此外,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和失信惩处机制,加强对创业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创业培训,科学合理地对大学生申请项目进行评价和资金审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更关注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他说,大学生创业需要提前做很多功课和准备,政府和社会要鼓励企业提供带薪实习计划。
另外,郭国庆提到,高校必须提高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自主创业提供更多培训课程,增强创业人群的素质和市场开拓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则呼吁开辟大学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实施政府资金、技术和税收上的支持,拓开大学生就业通道,实现以创业促就业、促增长的经济良性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