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儿童车2600元,一张儿童床上万元……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越来越近,品牌化、奢侈化儿童消费,越来越让家长难以承受。
现象
儿童节收礼物2000元
童装玩具品牌化堪比大人消费
今年8岁的悦悦,是郑州市金水区一小学二年级学生。虽然离儿童节还有十几天时间,她已经陆续收到节日礼物了。
“裙子是姨妈送的,芭比玩具套装是姥姥送的。还有爷爷奶奶送的鞋子和玩具。”摆弄玩具的悦悦似乎并没有太多优越感,“我们班上很多同学,收到的礼物比我多得多。”
悦悦的妈妈李女士听了孩子的说法直摇头:“不知道孩子啥时学会攀比了,买衣服都是自己点名要某品牌。”李女士回忆,去年“六一”儿童节,悦悦收到的礼物价值不低于2000元。但让李女士没想到的是,悦悦上了小学以后,攀比心理越来越明显了。
分析
数千元玩具
卖的就是牌子
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十几天,但郑州商场里儿童节消费氛围越来越浓。
昨日在丹尼斯百货四楼,带孩子来试衣服的家长还不少,而一件两岁孩子穿的小背心就要上百元。
儿童服装品牌化,玩具也越来越奢侈化。在丹尼斯百货四楼,一位女士在芭比娃娃专柜选购标价为799元的宝座玩具。“家里有很多芭比娃娃,今年过儿童节又点名要宝座。”这位女士说,女儿看到别的孩子买个这样的玩具,也吵着要。
还有一款标价2600元的脚蹬儿童车,当家长询问这辆童车的特别之处时,在一旁的营业员坦言:“就是孩子脚蹬的三轮车,主要是卖牌子的,我们也不知道特别在哪儿。买这车大都是用来送礼的。”
独生子女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核心,孩子的要求大多能得到满足。这些也早已被商家们看在眼里。不少大超市“六一童趣”的专区里,从文具、服装,到玩具、食品,打破销售区域限制,“一条龙”式早已为家长想好了,让原本属于孩子节日的“六一”日趋“物质化”。有教育界人士建议,从孩子成长角度来看,家长应该科学引导儿童消费,节俭教育仍然必要,更不应相互攀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