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牙也称额外牙,是指在正常牙列之外多长出的牙齿。多生牙的发生率占正常人群的1%~3%。最常见的多生牙是发生于上颌中切牙之间、形如圆锥状的正中牙,还有位于上颌磨牙颊侧或腭侧的副磨牙,位于第三磨牙远中的第四磨牙,以及形态上类似正常牙的附加牙等。多生牙有时与某些生理缺陷,如腭裂、锁骨头颅发育不良等有关。
胎生牙婴儿出生时牙就已经长出,有时在出生后30天内长出一到两个新生门牙,这些都是过早萌出的牙,发生率为1/3000.这些牙由于牙胚在颌骨较表浅处发育,牙根短浅,容易脱落而被新生儿吸入,或咬伤舌和母亲乳头,因此这种牙在婴儿出生时宜及早拔除。
双排牙儿童在6~12岁,乳牙被替换,但若未及时脱落,常与继生恒牙形成双排牙,医学上称为乳牙滞留。这种滞留的乳牙常可导致相应的恒牙移位或萌出受阻,应及时到医院拔除患儿乳牙,让恒牙长到正常的位置上。如果乳牙未及时脱落或拔除,可能导致整个恒牙排列不齐。
阻生牙最常见的是成人第三恒磨牙,又称智齿,因为间隙不够而萌出困难或不能完全正常萌出,常引起冠周炎或导致邻牙受累,应及早拔除。另外,下颌前磨牙、上颌尖牙也常因牙胚位置异常(如倒置、倾斜、异位)、牙列拥挤、多生牙等原因造成阻生。有些疾病,如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几乎都与多发性阻生牙有关。
着色牙牙齿表面的颜色受许多因素影响,细菌、金属、烟草、饮食、牙龈出血、镶牙材料、药物等均可引起牙齿外源性着色。如嗜铬菌常使儿童上颌前牙唇面染成绿色或深棕色;烟草、茶、咖啡等常导致牙表面变成棕黑色;牙龈肿大、出血的患者牙面呈绿色;牙科用的银汞、硫化物、硝酸银、锰等可使牙变成灰黑色;铜、镍可使牙变绿,镉可使牙变成黄色或金棕色;很多含铁或碘的药物可使牙变黑。口腔常用的漱口液,因为含有氟化亚锡和氯已定(洗必泰),这些化合物可和细菌及硫化物结合,使牙变为灰色。
变色牙是由于牙齿组织结构、厚度改变(如牙釉质或牙本质形成不全),或者牙齿形成过程中色素的异常进入(如服用四环素)引起的牙齿内源性着色。变色牙不易通过常规方法脱色,只能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如四环素对牙和骨有较强的亲和力,在牙齿发育期间,全身性应用四环素可导致药物在牙齿硬组织和骨组织中沉积,逐渐形成深灰色的四环素牙。因为牙齿的变色程度与摄入四环素的剂型、剂量、年龄等有关,因此,在胚胎29周至8岁前慎用四环素类药物,可避免四环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