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24日,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参加了一个盛大的酒会,在酒会上他兴致勃勃频频举杯,但在当天晚上却长眠不醒与世长辞了。他的突然逝世,引起人们的震惊和猜测,经检验证实,他死于酒后服催眠药而中毒。卓别林的猝死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酒前酒后服药,危险!
某些中草药用酒泡服对一些疾病的疗效极佳,可见中药历来与酒精结缘。然而,有些西药和酒并不太“和睦”,一杯烈性白酒,有时可能成为一杯“毒药”,致人于死地。
王老师本来酒量不小,某日和朋友到饭店,才喝几小杯,便出现心慌、呕吐、面部充血、潮红等症状,朋友连忙将他送进医院抢救。王老师怀疑自己喝的是假酒,但朋友们都没有感觉。医生经寻问病史及有关情况,得知他因皮肤疖肿,喝酒前一天注射过头孢菌素。医生诊断王老师喝的不是假酒,而是酒精和头孢类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引起的不良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
而卓别林之死,也是药物与酒精“狼狈为奸”、“联手作案”的结果。镇静催眠药与酒精常常“结伙造反”,如安定、眠尔通、利眠宁、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它们是大脑抑制剂,乙醇可促进这些药物的吸收并减慢其代谢速度,从而使血药浓度增高。饮酒后,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先是兴奋,继而抑制,于是药与酒精双双“出击”,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导致患者昏迷、休克、呼吸衰竭乃至死亡。
必须强调的是:一般人不会用酒送服药物。所谓“药酒同服”是指服了药后又饮酒,或饮了酒后又服药而言。酒精和药物在体内代谢均有一个过程,为了减少酒对药物的影响,应在服药前1~2天到停药后3~4天禁止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