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对已知过敏的药物坚决不用、而且能够对易致药疹的药物谨慎使用,严格把握用药指征。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抗生素致药疹者为最多,其致敏药物主要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等。其次为解热镇痛药,主要有水杨酸类、扑热息痛、感冒通;再次为卡马西平、苯妥英纳、痢特灵、磺胺药等。不可忽视的是某些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液、柴胡注射液、雷公藤等也可引起药疹发生,需提高警惕。药疹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常见类型有:
麻疹样红斑 出疹时伴有畏寒、发热;皮疹大小不等,为鲜红色斑丘疹;疹间可见到正常皮肤,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退疹时可留下粟褐色色素沉着并有糠麸状脱屑。
猩红热样红斑 出疹时有高热,体温达40℃左右;皮疹散布全身,很快增多扩大融合成广泛性的水肿样红色大片、酷似猩红热;发热可于3-5日消退,皮疹由鲜红变成淡红、继之以大,小片状脱屑。
荨麻疹型 皮肤瘙痒或有烧灼感,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出现快,退得也快;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即消退,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故又有风疹块之称。
固定性红斑 为药疹中多见而又最易诊断的一种,具有下列特点:
①每次发病均在同一部位。
②初始仅有一至数个皮疹,如复发多次可增多扩大,呈全身性和对称性。
③皮疹为圆型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紫红色斑,上有水疱。
④消退时留下紫黑色素沉着,消退缓慢,有的可长达数年。
剥脱性皮炎型 为药疹中一种比较严重的类型,但少见。
药疹发生前均有明确用药史,除剥脱性皮炎外,潜伏期多为7-8日,病程在4-20日内自限,若给予抗组胺药、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病程可明显示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