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上怒放的海蓬花
——追记大连市长海县第四中学教师杨爱军
2009年3月16日7点30分,大连殡仪馆一号大厅。
“呕心沥血培新秀,惜英年早逝;竭忠尽智育栋材,恸天伦未尽。”这副挽联让前来送优秀海岛教师杨爱军最后一程的人们痛彻心扉!
与白血病抗争了一年之久的杨爱军在他人生最后的两个小时还想挣扎着坐起来。 在与死神做了最后的抗争后,他才万般不舍地闭上了眼睛……
黄海深处有座叫獐子岛的小岛,岛上有一种花,任凭风吹浪打,依然紧紧扎根峭壁陡崖。这种花叫海蓬花,是海岛上最常见的花,也是海岛人最喜欢的花。在獐子岛1.5万老百姓心中,杨爱军就是一朵最香最美的海蓬花!
从教16年家访累计上千次
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只有一所初中——长海县第四中学。这所学校曾经将一个又一个海娃子送向知识的彼岸,但是学成回岛的却少之又少,因为,这座距大连市56海里的小岛实在太偏远了。岛上的生活枯燥乏味,喝的是海水转化而成的淡水,蔬菜水果异常珍贵……
环境如此恶劣,但有人对小岛依然魂牵梦萦。1992年盛夏时节,从海岛走出去的杨爱军义无反顾地回来了,当了一名语文教师。这一年,他23岁,刚刚从瓦房店师范学校毕业。
杨爱军从回到海岛那刻起就下定决心,只要海岛孩子想读书,自己就一定尽最大力量,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作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凡事爱较真,并且持之以恒是杨爱军的性格特点,他当教师16年的家访经历可以证明。
杨爱军一参加工作就做了班主任。不久,爱打游戏不爱学习的男生小庆引起了他的注意。杨爱军决定去小庆家里了解一下情况,于是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家访。一个灰蒙蒙的傍晚,杨爱军走进小庆家门。想不到的是,小庆爸把首次登门的杨爱军晾在一边儿,自顾自地洗脚。整整过去20分钟,小庆爸才说:“孩子出去玩了,等他回来我再跟他说吧!”这算是逐客令。但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杨爱军天天来,见不到学生不罢休。小庆的家长终于服了,开始配合杨爱军工作。
没有杨爱军,徐晓丽也不会变成一只飞出海岛的凤凰。有一年杨爱军带初三,班上一个连续几天无精打采的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学生叫徐晓丽。杨爱军一问才知道,徐晓丽的父亲不让她考高中,让她在家干几年活然后找个好婆家。当天中午,杨爱军就来到徐家。徐父张口便冷水泼头:“如果是为孩子上学的事,免谈!”当他第11次踏进徐家大门时,徐父终被感化。如今,徐晓丽已经读完了大学,成为大连市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
对于特定的海岛地区而言,争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家访,杨爱军深谙此理。所以,所有教过的学生,杨爱军都家访过,而且每个家庭不止一次。16年中,杨爱军家访累计上千次。他的同事记得,有一个学生家,杨爱军去过46次;也曾一天去过一个学生家3次;他还曾在120多天里,走访过300多户(次)家庭……为了家访,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也不知走了多少里夜路、摔过多少次跤。那天深夜家访回来,杨爱军摔倒在收割后的玉米地里,两手插在裸露的茬子根上,鲜血流了一身……
杨爱军的付出终于换回了海岛人的觉醒。曾经的冷漠,变成了感激,进而是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他有个绰号叫“初三专业户”
“孩子王”,杨爱军喜欢做。一个好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好玩伴儿。所以,他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爬山、跑步、钓鱼、游泳,甚至陪着女学生跳皮筋儿。学生们喜欢疼爱关心他们的杨老师,“孩子王”、“二妈”、“初三专业户”都是杨爱军的绰号。
杨爱军爱学生,爱教育工作。因为爱,他掌握了无数把开启学生和年轻教师心灵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