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初开始,人们就为治疗冠心病进行不懈的努力。从最初的缓解症状减轻痛苦,逐渐发展到手术根治和球囊支架介入治疗等手段。顺应当今科技发展潮流,药物缓释支架应运而生,出现了药物缓释支架治疗的热潮。但是,随着药物支架的大量使用,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出现和增加,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冠心病的治疗并未进入“缓释支架时代”,而只是多了一种尚需临床研究的新的治疗技术。
20世纪60年代,外科冠脉搭桥手术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治疗措施。但人们往往对外科手术的大创伤、大出血感到恐惧,所以开始寻找下一位“女神”。20世纪70年代,医务工作者尝试用球囊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但单纯的扩张容易发生术后的再次狭窄,人们敏锐地发现,血管被扩张后植入金属支架能很好地防止血管的再次“塌方”。但是不安分的病变血管会很快生长出过多的细胞来包绕、浸蚀金属支架,使其发生再狭窄。
于是,聪明的研究者给金属裸支架穿上一层药物的“外衣”,如紫三醇、丝裂霉素等,可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称之为药物缓释支架。人们似乎在这场冠心病治疗的拉锯战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有人轻言“‘药物缓释支架时代’已经来临”。但实际情况是,“完美”并没有降临在药物缓释支架上,它只是降低了术后早期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但其远期疗效尚未认定,且远期血栓发生率高于金属裸支架。
研究表明,药物缓释支架“女神”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般完美无瑕,选择药物缓释支架治疗冠心病是需要谨慎和小心的,不能盲目跟从“潮流”。
冠脉搭桥手术和介入治疗是两项不能相互替代的技术,二者都有各自的临床应用范围和适应证。
球囊扩张、植入金属支架包括药物支架,属于介入治疗方法。冠脉搭桥手术和介入治疗方法到底谁优谁劣呢?循证医学早已证实,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均有各自最佳的手术适应证,两者不可偏颇。球囊扩张术因为其极高的再狭窄发生率(30%~60%),使其使用受到限制,在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金属裸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仍然在20%上下。因此,对于简单的血管病变(单支局限血管病变),球囊扩张术是较好的治疗手段;而对于复杂病变(多支弥漫病变,尤其合并糖尿病、左主干、心功能不全等),冠状动脉搭桥术仍是最佳选择。
总之,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都是冠心病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都有各自的适应证,相互之间是互补的,是不可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