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加班,熬夜,拼命工作,突然觉得胸口闷胀,有时还会感到恶心、想吐;后脑部有明显的疼痛感,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其实,这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
心脑疾病高发
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而幸存下来的患者中有75%的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的人重残。同时,心脑血管类疾病在男性人群中发病率更高,是男性疾病死亡原因的罪魁祸首。
“高危中年”
近年来,心脑血管类疾病开始垂青中青年人群,甚至以猝死、过劳死等突发的形式出现。临床医学证明,男性进入30岁后,由于心肌细胞内纤维脂色素沉淀,心肌的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心肌逐年肥厚。从30岁开始,心肌的重量以每年增加1-1.5克的速度增长,而血输出量却平均每年减少约1%;另一方面,年逾40岁以后,心脑周围血管逐渐硬化,导致管腔变窄,引起局部血氧供应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人的心、脑、肾、眼等器官。
科研人员提醒中年人,在因长期超负荷运行而感到头晕、胸痛、气短、心悸时,这些症状往往是心脏不健康的表现,甚至容易导致“心脏性猝死”。人体得以正常运转是因为心脏无休止地运动,心脏泵血能力越强,为机体提供的血氧含量就越高,内脑及其它器官的运行就越良好。对4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只有强心,改善血管内血氧运送通道才能解决血氧不足的问题,从而直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据美国心脏学会统计,在美国2亿多人口中,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约有25%的人是因疏于对心脏健康隐患的重视。专家呼吁:心脑的养护是中年人的一项重点工程。
保护心脑抗拒老化
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干预,首先是饮食控制。日常要做到平衡膳食,严格控制高脂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时,并且限盐,每日饭菜以清淡为主,并且要把蔬菜、水果列为必食品。
其次,尽量不吸烟。吸烟虽然不直接诱发心梗,但却是冠心病的一大高发危险因素。同时也不能大量饮酒,饮酒易使心跳加速,增加心肌耗氧量。
第三,适当运动。提倡散步,避免剧烈活动,跳绳、游泳等运动一般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以身体不疲劳为度,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第四,保持“拿得起放得下”的心理状态。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人就会处于慢性应激状态,长此以往,不仅可能出现精神疾病,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第五,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对于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夜间睡觉最好不要超过12点钟,否则极易导致身体的疲劳,加重心脏负荷。
第六,定期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建议每年做一次,特别要实施危险因素筛查和监测,如:血脂、血清胆固醇、体重指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