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位都市白领是大学同学:菁菁是时尚杂志的编辑,安妮是大学教师,Amy在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谋职,在一般人看来,她们打扮得体,衣着光鲜,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我每天都感觉焦虑。”久未谋面的三人最近聚会,菁菁大倒苦水,引来了两个同伴的共鸣。
每天一醒来 就想到“月供”
“总觉得自己在不停地转啊转啊,看不到尽头。”菁菁坦言自己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还觉得来不及。她的焦虑主要来自房贷,和孩子的教育费用。
36岁的菁菁原来居住在杭州东山弄一间60多平方米的住房里,三年前孩子出生后,住房的压力同时到来了。“小孩一出来,家里人口突然膨胀,保姆请来了,双方大人轮流要过来帮助,一下子觉得空间很挤。那时候两口子目标一致,买房,至少要一个三居室的房子。”
菁菁后悔自己没有看准时机,“在最高点买了房。”
“2007年5月份开始就看房,看了半年多,才看中自己满意的房子,因为想离学校近一点,我们选择了世纪新城的一套13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二手房,当时房东一口咬定每平方米1.5万元,总价195万,几次还价后,终于抹掉零头,190万成交。”当时银行方面要三成首付,菁菁付了40万,剩下的150万做了30年按揭,“第一次银行把还款表格寄来时,心里倒吸了一口气。每月还款12000元,压力太大了,扛不住,东凑西拼总算把前几个月的房贷对付过去,幸好后来银行降息了,现在利率又打了7折,经过几次提前还款后,本金降到100万,但每月房贷还要6000多元。”
“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6000多元月供。”菁菁坦言自己背了不止一座大山。
“每月房贷6000多元,孩子读幼儿园700元,请钟点工600元,带孩子出去玩一次最少也要400元。一个月必须支出的费用高达7000元,这已经把家中一个人的工资耗尽了,还不包括吃、穿、水、电、通讯、交通等日常开销。
菁菁现在最大的向往,就是“无债一身轻”。
做梦不是阴线 就是阳线
相比菁菁的月供6000多元的房贷,安妮房贷的压力就很轻了,30多万房贷,每月还款2000多元,这对收入上万的安妮来说,算不了什么。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安妮的主要烦恼来自股票和基金,5000点入市的成本,到现在还有一半套在里面,那可是她一半的积蓄。
令安妮耿耿于怀的是听了一个朋友的所谓内部消息,用家里资金一半的钱买了一只爱建股份。
“听说爱建股份要重组,最高要拉到60元,你有钱的话多多买点。”2007年8月份,当她得到这个“内部消息”时,几乎没犹豫,安妮就提前兑现了国债和定期存款,把70多万现金全部打入银证通,在爱建股份28元的价格时买了近3万股。“曾经涨到最高32元,但离60元还差远呢,怎么舍得走呢?”不久,股市一泻千里,“眼看着跌破20,跌破10元,最低跌到4元多,真是晕倒了。别人可能是这个时候补仓,我都快崩溃了。现在尽管上来了一些,但才10元多,补也不是,卖也不是,每天打开电脑看K线,看别的股票涨得那么快,心里真是急。”
因为深套,安妮一度失眠,迷迷糊糊睡着了,梦里也是爱建股份,不是阴线就是阳线。
现在我也不知道,是应该补一点呢还是先卖出点再在低点买进。真是烦,补了就怕又跌了,卖了又怕涨,我想,要是没有股票,生活该多轻松啊。
揣着现金也不安
Amy手里揣的都是现金,那是她几年的积蓄加上倒了房子赚来的利润,数字还不小。
“不是说现金为王吗,你现在可真幸福啊,既不是房奴,又不是股民,要买什么随便下单。”两个同伴羡慕得要死。
“什么现金为王,不是说美国人印钞票,英国人印钞票,全世界都开动了印钞机,我尽管揣着点小钱,也担心钱不值钱哪。”Amy的一席话引来一阵哄笑。
去年底,Amy把滨江的一套刚交付的房子卖掉了,“120m2的房子,前年4月买的时候7000多元一平方米,去年底出手是已到了12000元。足足赚了60万。
“看起来是赚了钱,其实也未必。”Amy说,本来是要自己住的,因为去年下半年楼市有些走淡,她想,不如先脱手,等房价跌得再多点,逢低买进,赚点差价。但现在滨江和市中心的房子压根儿没跌,有的反而涨。“卖了房,我总得再买房,这些天看房看得累心,房子越看越贵,怕兜里揣着的这些小钱更不值钱,心里焦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