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这段孩子们心目中的“快乐时光”在不少家长的眼中却是个“大麻烦”——工作繁忙的自己如何安置孩子?近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父母由于没时间,孩子要么被安排上各种培训班,要么被整天“圈养”在家。与从前相比,这群享有更优越物质条件的孩子们正在经历着一场“伴缺失”。
“我也不想强迫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但我们两口子平时都要上班,家里老人身体也不好,没办法照看孩子。如果让儿子一个人在家,不但会任由他成天上网玩游戏,安全问题我也不放心啊。”家住西岗区的刘女士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报了英语、网球等多个培训班,力求做到“填满”孩子的时间。“这样多少能学点东西,最关键的还是能让我们放心。”刘女士说。而今年11岁的小莱虽然不用“被逼”上培训班,但每天都被父母反锁在家里,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爸爸妈妈不让我出门,成天在家呆着都要闷死了。”小莱苦恼地说。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将孩子送到各类培训班已成为很多家长安排孩子假期的首选,除了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家长们更是怕孩子“散养”在外不安全。在记者随机调查的20余名各年级小学生中,近半数的情况如此,再加上“深居”家中的孩子共达八成之多。
这一“忙”一“闲”,正是很多孩子找不到玩伴的重要原因。今年上四年级的小新说:“本来放假前我们很多同学都计划到时一起玩,还准备了像爬山什么的不少活动。可每次一到约人定时间的时候,不是这个要上钢琴课,就是那个爸爸妈妈不许,总之老是‘泡汤’。” 此外,城市高层住宅邻里之间不相往来的情形,也让不少孩子在假期里陷入“伴缺失”的状态。很多孩子因为缺少同伴而觉得孤独、无聊,一些学生甚至对假期由期盼变为厌烦。
对此有关教育专家表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孩子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孩子的“同伴关系”,其为孩子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这是再好的玩具、再多的书本知识都无法替代的。因此专家建议家长不妨多让孩子“走出去” ,多和同伴们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培养起一个朋友圈子,以满足孩子正常的交往需求,这对养成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处事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